巴东网络电视消息(巴东新闻):11月21日晚,在巴东宣传文化中心,艺术的气息芬芳醉人,在“魅力巴东、文化相约”2016巴东县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上,舞浪涌动峡江,歌声情满巴山,一场和文化的相约在巴东山城激情演绎。
文化传情,以文会友。两天时间里,民间歌舞、小戏小品、民族器乐、民间花灯、民俗风情、茶艺展演和“九佬十八匠”传统技艺展示等系列节目精彩亮相,展示了巴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这是一场巴东民族民间文化事业丰硕成果的大检阅,在巴东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过两天时间的集中展示、展演和评选,来自全县各地的14支代表队的文艺爱好者,与县内外文艺界朋友们同台献艺,共同打造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省文化厅办公室调研员李四清,县委副书记、县长单艳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赵久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亚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张青,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庆平,副县长黄艳妮,副县长钱才东,副县长肖金科,县人武部政委史登华等在家的县领导参加了闭幕式和颁奖晚会。
单艳平在闭幕式上说,自古以来,在巴东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文人骚客驻足吟唱,土苗文化、纤夫文化、唐宋文化碰撞激荡,经过千年积淀,形成了巴东独特而又厚重的文化生态。在本届文化艺术节上,文化新人崭露头角,文艺精品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县委副书记 县长 单艳平: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也是地方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把文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及时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环境,形成了以纤夫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融合并存、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文化事业发展格局。
为文化艺术人才喝彩,为文化艺术精品点赞,单艳平希望全县50万儿女要传承和弘扬干净自强、顽强拼搏、团结进取为核心的纤夫精神,凝聚热爱巴东、维护巴东和发展巴东的强大能量,为实现全县脱贫销号和建成“五个巴东”做出贡献。
造型如花朵华丽般开放,音乐旋律欢快雄浑、舞裙飞扬、舞姿袅娜,晚会在高、大、上的开场舞《绽放》中拉开帷幕。这只是开始,好戏好歌连连看,歌颂巴东移民故乡情结的舞蹈《故土难离》、歌唱土家青年自由恋爱的原生态歌曲《女儿会上配鸳鸯》《张灯结彩》,丰富的文艺盛宴让观众戏迷们“大快朵颐”。
清新清秀的舞蹈《清风和韵》,把山水之城巴东如同凸显在眼前;优秀作品展演器乐《闹雪灯》、歌曲《疙瘩号子》、舞蹈《土家摆手舞》,一个个民间文艺“草根”演绎着本土原味、原生态的歌舞,跳巴东的舞、唱巴东的歌。
野三关春艳舞蹈队演员 刘娇:县里面举办了这次艺术节,也让我们能展现一下自己。各个乡镇进行一个文化学习交流,把特色节目推广出去,我觉得这样的活动挺好的,也希望以后能多多参加这种活动。
看乡土大戏、听乡间民歌,观众戏迷们乐不停。历经两天时间的角逐,大奖得主这个谜底终于揭开,县领导分别为民族民间歌曲展演“最美声音”奖、民族民间舞蹈展演“最美舞姿”奖,民族器乐展演“最美演奏”奖,小戏小品展演“最美表演”奖、民间花灯展演“最美表演”奖和十大特色美食优秀组织奖颁奖。
文艺表演和颁奖“串烧”,惊喜一波接一波。舞蹈《青若笠 绿蓑衣》、歌曲《梦回古茶道》和《爱情来了》、皮影表演唱《前乡嘶喊》压轴晚会。舞台上歌手演员动情演绎、剧情高潮跌宕,观众们的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纷纷拿起手机录微视频、拍精彩瞬间在朋友圈现场“直播”。
巴东县红叶艺术团指挥 侯大明:我们平时,这些老同志都是不辞辛苦,加班加点的练习,所以今天的成果也是平时的努力。
现场观众 徐大菊:今天我们在这里欣赏了文艺大餐,让我们大饱眼福,这体现了我们巴东人民的多才多艺。也是对我们巴东山清水秀,美丽地方的宣传。
晚会现场,还为溪丘湾乡党委政府选送的歌曲《疙瘩号子》、野三关镇党委政府选送的歌曲《石工号子》等10个节目颁发优秀表演奖,为金果坪、水布垭等乡镇和野三关土家飞红传媒公司颁发了优秀组织单位奖。
两个多小时的欢乐时光,晚会在满载梦想和希望的舞蹈《中国梦》中圆满落下帷幕。
(记者 刘修爱 谭伟林 实习生 王璇 责任编辑 谭雪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