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谭健魁
一张100元、九张10元、一张1元和一张5角,坐在轮椅上,双手颤抖将一沓叠的整整齐齐的191.5元钞票递到工作人员手中,这已是他交的第50次党费。 轮椅上的老人名叫廖兴明,家住巴东县溪丘湾乡平阳坝村,今年74岁,早在1966年就入党,已有半个世纪的党龄,他戏称自己是党怀抱中的“老顽童”。 60年代,廖兴明在平阳坝人民公社参加集体劳动,靠着踏实、肯干,很快做上了生产队长,在他的带领下,社员们个个士气高涨、艰苦奋斗,挣工分、交公粮样样冲在前面。在时任原平阳坝区委副书记陈祥顺的推荐下,他最终被批准加入了党组织。 “祖祖辈辈都是贫农,租种土地求生,是党让我们翻了身,才有今天的好日子。”从入党的第一天起,廖兴明就把对党忠诚深刻烙印在心中。 1978年,改革开放如一股春风拂遍山村田野,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田地分到了户,廖兴明卸下队长一职,被调到平阳坝初中当上了一名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一干就是34年。 始终坚持学习 堂堂正正教书,清清白白做人,廖兴明始终谨记自身另一个特殊身份:党员。当时他还在原平阳坝乡教育站管财务和基建,初中、小学教学楼建设资金都从他手中划转。当时虽有5个子女尚未成年,但他从未私吞或非法占有一分钱。 “父亲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榜样,他身上闪耀着党性光辉,点亮了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五个子女历练出一双勤劳的手、一颗不屈的心和一种不服输的精神,目前,都拥有了各自幸福的家庭。 2002年,廖兴明正式从学校退休,眼看可颐养天年,但在2008年,他突发脑溢血 ,脑部大面积梗塞,因中风致使半身不遂,从此只能和病床、轮椅为伴。 “身体垮了,党的信念不能倒下,是党员就不怕风吹雨打。”虽吐字不清、双手颤抖,生活丧失了自理能力,每天看书、收看新闻节目、关心国家大事如同廖兴明的“一日三餐”。 闲暇时,他还给儿孙上起“党课”,从党的历史、光辉事迹到党的宗旨,他都信手拈来。“每次回到家,父亲的教育课都要给我敲一次思想警钟,这是一种提醒,更是对我的呵护。”儿子廖隆云是官渡口镇烟草公司的一名职工,把父亲的“党课”比作家训。 闲暇时观看新闻节目 瘫痪在床,党心不“倒”,轮椅上的党员风采依旧不褪色。“我们学校在职党员计划把廖老师的党费筹集交了,也是组织对他一份特殊照顾。”在10月份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平阳坝初中党员老师杜万年到廖兴明家中送党员知识读本时,他无意中看到了杜万年文件袋中的党费缴纳手册。“我也要交党费,不能少了我。”廖兴明立即告诉身边的儿媳邓晓梅。 二话没说,儿媳就找来了191.5元钞票,递到廖兴明手中,他脸上顿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廖老对党的忠诚是发自肺腑的,他就是一本活教材,身上体现出的传统精神和坚定信念值得学习。”乡党委书记舒显伟伸出大拇指点赞。 好党风带出好家风,好家风孕育和美家庭。每月儿女回家小聚看望老人,儿媳悉心照顾老人八余载,“党养育和教育了我,我要好好教育好下一代,做党的好儿女。”坐在轮椅上的老党员廖兴明正如一颗启明星,承诺继续用党员身份为后代正行引路。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