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脱贫一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今年,信陵镇通过探索“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真正让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信陵镇土店子村九组贫困户黄兴东,今年回乡找到了当地的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与他达成协议:为他免费提供100只土鸡,20平方米的鸡舍,公司负责养殖技术、防疫防控,成品鸡按市场价统一销售。黄兴东加入企业下设的合作社,依据企业技术规范饲养土鸡,企业则每年跟黄兴东按照二八开比例分红。按照目前的市场价,黄兴东年收入可以达到1万多元。
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谭显猛 (这样扶贫)解决了黄兴东无资金、无技术、无销路的问题。
政府统筹给企业造血,为将军山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争取贴息贷款45万元,作为企业扩大发展的流动资金。同时,整合整村推进扶贫资金80万元,因地制宜扶持当地发展山羊、黑猪及土鸡养殖产业。在信陵镇土店子村,61岁的贫困户谭大国,因为妻子患病而致贫,今年,通过与公司合作,他家出栏的山羊,销售额达1.2万元。
信陵镇土店子村村民 谭大国:我对这个养殖山羊确实有信心,我现在还有四十几只山羊,我准备明年发展到100只山羊。
如今,该公司精准帮扶的贫困户已达到62户238人。结合精准扶贫,在当地探索出了“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户加入公司旗下的合作社,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公司则负责对外销售,通过政府扶持资金和银行贴息贷款,为贫困户提供技术、种羊,同时承担全部防疫风险,并且提供销路和统一管理模式,按照最终收入,按比例分红给贫困户作为收益。
信陵镇扶贫办常务副主任 宋发毕
企业的规模大了,我们还给企业提供30—50万的贴息贷款,对建档立卡、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贫困户,提供5—10万的小额贴息贷款。
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生产、银行支持、贫困户主动作为,五方签订协议,形成产业精准扶贫“大合唱”,确保风险可化解、农户能增收、企业不受损。
信陵镇党委书记 焦旭东
通过政府和银行助力企业,让贫困户直接通过发展生产增收。目前,全镇已经有100多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带动贫困户累计增收116万元。
(记者:焦国斌 责任编辑:史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