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安置点上的“便民店”(图)

  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崔先海
 


为易迁户售卖商品

  3月7日,春日阳光慵懒地洒在山村田野,好一派喜气洋洋。
  
  “谭老板,给我拿一包香烟。”“好咧!”在巴东县溪丘湾乡麦丰湾谭祖格老屋场集中安置点,贫困户向继全找了几个帮工,对新厨房进行简单装修。他口中的“谭老板”就是安置点便民店的主人谭凤芝,也是邻里口口相传的“铁娘子”。

  洗菜、拎干、晾晒,谭凤芝搬来一把木椅坐在新房前,手里忙个不停,她正赶上晴好天气腌制白菜。“如今住上了新房,还把便民店也迁移了过来,可以多少赚点零花钱。”做家务、看店子,这基本是她生活的全部。

  人穷志不穷,这一直是谭凤芝信守的人生格言。早些年,丈夫胡显伦是一名村级畜牧防疫员,常年奔波在邻近三、四个村搞防疫注射,虽工作条件艰苦,一年到头也有两万元收入,谭凤芝则在国道线上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家便民店。

  男人吃技术饭,女人念生意经,两口子育下了一儿一女,一家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命运的大逆转发生在2010年,一向身体硬朗的胡显伦突然消瘦乏力、腹胀贫血,被诊断为肝硬化,并迅速转化成肝癌。谭凤芝为了治好丈夫,四处求医问药,一有好医生或偏方的信息,都要去试一试。

  花光了积蓄,筑高了债台,胡显伦还是离开了人世。“我穷不是因为我懒,只是命运太捉弄人。”谭凤芝一个人把儿女苦苦拉扯成人,从未向社会或他人索取过什么援助。

  就在2016年,谭凤芝也不幸患上了宫颈癌,一个手术下来花了10多万元,劳动能力大不如前;儿子搞吊塔安装,被压断了一个手指头,只能暂时在家休息静养。在全县贫困户精准识别中,一贫如洗的谭凤芝“对号入座”,被纳入了异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范围。

  “住上这么好的新房,若放在以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2016年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七),谭凤芝告别了百年老土屋,和婆婆王明珍搬到了集中安置点新房。

  两排房屋沿水泥公路一线排开,房屋格式新颖、造型别致,颇有现代小村镇的感觉。有安乐窝了,还要有生活的门路,谭凤芝把国道线边上的便民店也搬进了新房。

  空闲时间,谭凤芝一个人进货、上架、摆货物,食盐调料、洗发水、烟酒等生活用品样样俱全。“做生意讲的就是诚信,乡亲们信得过,生意才会做得长久。”谭凤芝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不卖一件假货。如今,便民店方便了搬迁户,也让她和婆婆生活有了依靠。

  去年春节,谭凤芝的四姐妹在新房里过了一个团圆年,远嫁河北石家庄且十年未曾回娘家的妹妹谭敏芝也专程赶回贺喜,在75平米的新房里,涌动着暖暖的人间亲情。

  守着便民店,给安置点上17户易迁户生活一些方便,对于谭凤芝而言,也是对党和国家的另一种感恩和回报。“把病慢慢养好,日子慢慢过好,不再给国家和社会添负担,就已足够了。”她说,将要把“自强”的精神进行到底。



新房新生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