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点子找路子 巴东政协委员聚智银杏产业

  本网讯(记者 付瑞勇)如何让银杏树真正变成老百姓的“摇钱树”,做大做强银杏产业?7月28日,巴东县政协召开银杏产业调研座谈会,与会政协委员立足前期调研银杏产业的实际现状,剖析查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可操作性对策和建议。

  县政协主席刘太可,县政协副主席刘传谊、向大甲,县政协调研员谭庆山,林业、财政、发改、经信等县直部门和野三关镇、清太坪镇相关人员参加。

  巴东享有“古银杏群落之乡”的美誉,银杏资源丰富,现有面积达4565公顷古银杏群落自然保护小区。在县银杏产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巴东银杏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在2014年、2015年度,采取“公司+基地”模式,陆续发展银杏3万亩。

  据统计,全县已有银杏采叶园5万亩,涉及8个乡镇,在清太坪镇、野三关镇已建6个银杏叶烘干厂,建成了一条每小时可加工3吨成品的烘干线和2条银杏叶 黄酮苷生产线,可满足银杏叶收购、烘干和深加工要求。目前,巴东正借助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机遇,按照统一规划、规范种植和强化管理要求,在全县营造10万 亩银杏生态种植基地。

  会上,与会人员分别从推进银杏叶深加工、组建银杏产业领导机构、培植银杏产业龙头企业、加强银杏种管技术培训、延伸旅游和观光银杏产业链等方面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建议,现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刘太可指出,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银杏产业,林业主管部门牵头、乡镇抓在手上、村民积极响应配合,银杏产业发展成效突出;银杏产业发展信心 不断增强,市场行情也渐趋稳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基地规模不断壮大,规模和集约效应凸显。但目前仍存在无精深加工企业、无规范技术和制度标 准、无科学发展规划,制约产业长远发展。

  刘太可强调,要进一步加大重视力度,组建高规格银杏产业领导机构,配置专班专人;制定和优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把银杏产业与精准扶 贫、生态家园建设、生态旅游公路创建和退耕还林有机结合,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大银杏产业技术指导力度,在规范种植、病虫害防治、种苗选择等方面组织培 训,提高种植效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