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闹热了茶叶村

 

 

巴东网络电视消息(一周播报):在清江龙王河岸边,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因沙成岭,取名叫沙岭。山脚下是美丽的龙王河,盘山公路穿村而过;山岭上,春夏季节,云雾缭绕不断。这里是沙质土壤,并且含硒,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依岭种茶,这一种就种出了名,很快茶叶成了该村的特色产业。可是怎样依靠茶叶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呢?

大巴山云雾是沙岭茶的天然养分,清江碧水是沙岭茶的生态乳汁,富硒紫砂是沙岭茶得天独厚的土壤,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沙岭茶独特的味道。沙岭茶不仅在本地很出名,全国各地都知晓。当年,人民大会堂的专供茶就是采摘当地的鲜叶通过精制而成的。

沙岭村村民 田玉清 :它与别处的茶的味道特色就不同,有一股清香味,喝在嘴里有一股回味。一天到黑,你就那杯茶,但是它的颜色还是绿色,味道是鲜的。

茶叶虽好,可是村里没有加工设备,村民采摘的鲜叶不是低价出售给茶叶贩子,就是跑几十里山路到外村去加工。上好的鲜叶在奔波途中,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丧失了经济价值。

沙岭村村民  张孝月:等把茶叶背到收购的地方,茶叶也受热发酵了,发黄了,也就不值钱了。

眼看好茶叶失去了经济价值,作为一村之长的张孝言深知,沙岭茶要想脱胎换骨,就必须在村里建一座加工厂。张孝言琢磨着,让贫困户以创业贷款入股,合作开办一个大茶厂,让村里无人要的茶叶子变成“俏叶子”。谁知,张孝言把这个想法同村民一说,穷怕了的村民对集股办茶厂根本没兴趣。就连玩得好的几个伙伴的脑袋也摇得像波浪鼓一样。

张孝言明白村民们的顾虑,可他还是没有放弃,时常同村民们在一起算账。

沙岭村党支部书记  张孝言:每一斤鲜叶35元,四斤半鲜叶加工一斤成品茶叶,300元一斤 稳赚一百多元钱。

通过这一算,村民们动了心。6位贫困户愿意与张孝言合伙。于是,他们找到金果坪乡农村商业银行,每人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购置了滚筒杀青机、揉碾机、烘干机等价值40万元的加工机械,租用了1000平方米的厂房,成立了巴东县支所土家族茶叶专业合作社,张孝言的加工厂就这样办起来了。

闻讯张孝言牵头办起了股份制名优茶厂,长期做茶叶市场营销的田恒金毅然放下高薪回来入了股。

股东 田恒金:我就辞去了原来的工作,用我学到的经验,积攒的人脉,为家乡的茶叶发展尽一份力量。

近段时间,张孝言和村民们格外忙碌,随着气温升高,村民的茶叶陆续开园采摘。一到傍晚,厂房外面排起了长队,大家忙碌着称茶叶、领工资。

沙岭村村民 覃彩铃 :村干部组织我们老百姓栽了很多沙岭茶,现在茶叶都发出来了,老百姓都觉得高兴,一天又不要出的门,在家门口采茶,挣钱又快,(大家)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看到茶厂办得如此有生机,曾一度犹豫过的几个股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贫困户 翁华芝:以前我们都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填饱肚子,现在我们入股当老板,每月都可以按时拿工资,年底还可以分红。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杯好茶也是如此。如今,产业脱贫引进信贷“活水”,筋脉活了,穷根拔了,随着沙岭茶走俏四方,“股份制+金融扶贫”的红利也正在成倍释放。

(记者:严玉玲 陈祥楚 郑建敏 责任编辑:谭雪梅)

(作者:巴东电视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