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毅:用心灵的文字瞻仰巴东文化

巴东网络电视消息(一周播报):县委书记单艳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县上下要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文化、富裕、智慧、美丽、幸福”五个巴东。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同时,各行各业、各个工作岗位涌现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和优秀人才,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今天的节目我们就带您一起走进我们身边的这些典型代表,看看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风采。

首先向您介绍的是来自县文联的邓毅,在田坎上长大的邓毅,自小就受到浓厚乡土文化的熏陶。从对乡土文化的感知,到沉溺其中自己创作,再到成为推动巴东文化事业发展的杰出人才,邓毅一直用心灵的文字瞻仰着他所喜爱的巴东文化。

提到县文体新广局的邓毅,也许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提起荣获“湖北省优秀文艺期刊”称号的巴东本土文艺季刊《神农溪》,对喜爱文化的巴东人来说就并不陌生了,而邓毅就是《神农溪》的执行主编,他与巴东本土文化结缘,始于小时候家乡的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

县文体新广局文联专职副主席 邓毅:我是土生土长的巴东人,自小就是在乡风民俗的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家乡的文化特征,无论是歌舞,还是其他的表现形式,都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所以我的文学创作都是写巴东这块土地的。

从小对乡风民俗的耳濡目染,让邓毅对巴东本土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邓毅一直用自己的文字,抒写着巴东的灿烂文化。自1993年以来,邓毅发表的百余万字的作品中,以土家撒叶儿嗬为题材的中篇小说《舞者》获得恩施州清江文学奖;以哭嫁为题材的《我们的爱情》获得《青年文学》年度文学奖;以现代文明进程中农村文化变革为主题的《仪式的完成》被译成四种文字,转载在《文学译林》上。因其在文学创作上的不菲成就,2007年底,邓毅作为特殊人才被调至县文化馆,自此,他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文化工作者。

县文化馆馆长 马尚松:《神农溪》刊物在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原名叫《楚峡》刊物,后来,我们县为了把这个刊物继续办好,就把野三关的一名教师邓毅同志调进文化馆,从事于刊物创编工作,由于他的精心策划和创编,命名为《神农溪》刊物。

然而,文艺季刊《神农溪》的筹备并不顺利。当时,受网络影视等快餐文化的冲击,巴东本土文学创作人才奇缺,季刊组稿十分困难。

县文体新广局文联专职副主席 邓毅:当时《神农溪》创刊号遇到了稿源不足的最大困难,我通过联系我的文朋好友来充实稿源,在这其中,《民族文学》主编,也是巴东籍作家,叶梅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就这样《神农溪》创刊号在2008年6月胜利创刊,并得到了业界各类人士的高度评价。

文学只是文化的一个方面,邓毅觉得,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工作者,必须深入到文化的方方面面。我县是三峡工程的移民库区县,自1986年以后,由于移民搬迁等原因,县里文联工作一直处于瘫痪状态,文艺爱好者形同散沙。作为文联专职副主席的邓毅,积极投身文联工作,将原来相对松散的文学艺术协会规范为如今的11个文艺家协会,并发展了大批会员加入各协会。同时,还协调组织各协会开展文艺活动,让文艺协会真正起到团结文艺人才,促进文艺繁荣和发展的作用。

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曾咏东:自邓毅同志进入文联以来,使我们巴东县的协会得到了规范,也把我们协会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使我们整个县的文艺爱好者有了一个归宿,也有了一个家的感觉。

邓毅编创的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奖项,他本人也被评为湖北省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恩施州第二届文化新人等。在一次创作访谈中邓毅说到:“家乡是我写作的背景,线条分明的农民是我实现创作的源泉。”在巴东这块他所热爱的土地上,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对邓毅来说就是人生最幸福的状态。

县文体新广局文联专职副主席 邓毅:当一个人的爱好成为他的工作时,他会全身心投入进去的,我觉得我现在就是如此,将来我也一定会投身巴东文化事业,用心灵的文字去瞻仰巴东文化。

(记者:陈兰 责任编辑:廖薇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