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脱贫“父子兵”

特约记者 张应喜

  他们是一对励志脱贫的“父子兵”。64岁的父亲郑克进负责养羊,儿子郑建坤打理猪场。

  如今,父亲的羊群已发展到80只,儿子的猪场已达到存栏200头的规模,父子携手,信心满满地走在脱贫路上,在大山深处演绎一段“致富梦想照亮贫困现实”的佳话。
 
老子当羊倌

   “我是从一只羊子起本的……”摆起“养羊经”,家住巴东县溪丘湾乡沿渡溪村二组的郑克进打开了话匣子。

  最初养羊,不懂技术,对防疫更是一窍不通。从一只羊子养起,品种为本地山羊,自然繁殖,虽然也能达到10多只,但总是养着养着就把活蹦乱跳的小羊羔养成了一只只“病怏怏儿”,有的中途夭折,有的只长“一包骨头”,养羊规模上不去。一度时期,郑克进甚至想把当初坚持养羊的念想放弃。

  2016年初,巴东县政协主席刘太可结对帮扶郑克进一家后,在郑家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会。经过家庭会商,刘太可结合各自专长,给父子俩作了具体的脱贫分工,父亲养羊,儿子办猪场。

  自此,刘太可开始为郑克进养羊的事操起了心。帮助协调了一只波尔种羊,改良山羊品种;联系畜牧部门跟进防疫技术的培训服务。

  在精准帮扶下,郑克进充分利用沿渡溪两岸鲜嫩的草食资源,放养山羊,养殖渐成规模,目前存栏数达到了80只。今年,已出栏12只,收入1.4万元。
  
儿子办猪场

  曾经,郑建坤远赴福建漳州的一家大型养猪场打工8年,全面掌握了生猪养殖技术。10年前,返乡后的郑建坤本打算在家乡大干一场,但因交通瓶颈、资金短缺等原因一直未能如愿,生猪养殖也一直停留在小打小闹的状态。空怀一身养殖技术的郑建坤苦于无用武之地,人生步入迷茫的十字路口。

  自驻村工作队进驻后,怀揣生猪养殖梦想的郑建坤迎来了转机: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和争取行业资金改造了西沟四组至沿渡溪河10公里村级干道,并启动实施道路硬化,打破了生猪运出深山的交通瓶颈;分别获得2016年、2017年两个年度共1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新建了标准化栏圈,购进了第一批猪仔;以奖代补帮扶了1头种猪,解决了猪场仔猪优良繁殖的问题;还扶持修通了直达猪场的50米产业便道,出售生猪时,可从栏圈直接上车,买进的饲料也可直达库房。

  有了精准扶贫的“大礼包”,郑建坤更是起早贪黑地忙碌在猪场。目前,生猪存栏已达200头,基本形成了脱贫致富的稳定产业。
 
脱贫父子兵
 
   “如果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也许我们家就‘爬’不起来哒。”回忆起近两年走过的脱贫路,郑建坤感慨万千。

  对于郑家来说,除了居住远离乡集镇40公里的深山之中,带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脱贫内生力不足等短板外,更让全家陷入窘境的原因是郑建坤母亲胡宗秀患上了尿毒症。仅2016年,就花去医药费近8万元。目前每月的药物维持费用要2000元左右,因病致贫的压力山大。

  自从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一系列政策惠及郑家:胡宗秀被纳入低保,有了大病救助;易地搬迁即将告别居住了近半个世纪的三间土房。此外,还享受到公益林补偿政策。特别是得到了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后,郑克进和郑建坤的脱贫干劲更足了,父子俩除了暗地里比拼各自负责的产业外,还合作栽上了7亩地的木瓜,形成了长短结合的脱贫产业链,养猪养羊在短期内就能见到效益,木瓜是长线投入,4年后挂果,成为稳定收入来源。

  “虽然老了,但在产业发展上不能成为儿子手下的‘败将’。”每每回忆起刘太可对自己的叮嘱,郑克进总是一脸幸福的样子。自从在家庭会上给父子俩明确分工后,刘太可每次来到郑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父子俩养猪养羊的数量,还要亲自到羊圈和猪场里现场确认,生怕父子俩“谎报军情”。

   “我们正在研究激化脱贫内生动力的奖补措施,树立一批贫困户脱贫光荣的典型。”驻村第一书记周相众介绍。

  如今,这对励志脱贫“父子兵”在沿渡溪这个重点贫困村的示范引领效益凸显,先后带动全村30头及以上的养猪大户7户,30头及以上的养羊大户7户,养鸡达1000羽的大户1户,全村贫困户“比、学、赶、超”脱贫的氛围日趋浓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