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先的“橘”色人生(图)

记者 谭晓萍

深层施肥

10月19日,巴东县官渡口镇后山村12组,向家先正劲头十足地挥动着锄头,忙着给柑橘树施肥。

远远望向四周,公路两旁、羊肠小道左右,成片成片地分布着绿油油的柑橘树,而它们的“主人”,正是眼前这位硬汉——柑橘种植大户向家先。

妻子因病早逝,三个孩子在外读书,52岁的向家先在这块土地上,已经独自“战斗”了13年。

2004年,官渡口镇开始发展板块经济,在后山、马家、四季坪、北家垭四个村种植柑橘树5000多亩。但经过几番培育,始终没有挂果,大家种植的热情也渐渐消退。

当时,向家先在自家5亩田地上,进行了多次尝试,同样没有好的效果。但柑橘不挂果的事实却变成了他心里的症结,往后的几年时间,他时常在自己的柑橘地上忙活,尽管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2013年的某一天,远嫁兴山的表侄女回家探亲,给亲人们带来了自家种植的柑橘。但因为分配不均,亲戚之间闹出了一场小误会。向家先心想:为了点柑橘闹矛盾,这都是家乡没有自产柑橘的原因啊!既然这玩意儿在兴山可以结果,在巴东怎么就不行?

带着这样的想法,加上一直以来努力没有结果的郁闷心情,向家先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种出柑橘来!

于是,他当即跑到镇上的农业服务中心,找专家请教,并专程赴兴山表侄女家“取经”,打药水、施肥……再一次捯饬起那一片干枯萧瑟的柑橘林。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底,向家先家的柑橘园终于挂果,打破了当地5000亩柑橘树9年不挂果的历史。

多年来的坚持终于有了成果,向家先激动万分,决意扩大栽植面积,大干一场。

第二年年底,他趁着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过年之际,挨家挨户沟通协商,与本村20多户农户签订合同,租用了90多亩地,并承诺按租用面积给户主提供一定数量的柑橘。随后,他注册成立了“官渡口镇后山村家先农场”,由此开启了他的柑橘种植之路。

吸取了初期果实小而少的教训,向家先意识到培育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他主动参加官渡口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培训,并多次赴兴山、秭归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对自家柑橘树进行反复改良。

由于亩数的增加,向家先忙得不可开交:每天早出晚归,打农药、施肥、剪枝,像科学家一般反复研究、实验。而到了收获的季节,向家先便又化身大力士,背着偌大的背篓,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一筐一筐往家里运送柑橘。

乡间小路上,向家先佝偻着身子,并不高大的身躯被背上的柑橘压得格外矮小,但他的脸上却挂着幸福的笑容,“自己种的柑橘,终于得以收获了,心里甜得很!”

当年,向家先的农场共产出柑橘3万多斤,收益近4万元。村里农户也纷纷向他请教,发展起了柑橘产业。

初试顺利,向家先精神倍增,干劲十足,继续扩大亩数,整日在田间忙活。

看着操劳的父亲,三个孩子心疼不已,每逢假期都尽量赶回家帮忙,向家先十分欣慰,但也不忍心看着孩子受累,常常都只让他们干最轻松的活。“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好好学习奔出个前程,才不至于跟着我受苦。”

如今,三个孩子都已学业有成,小女儿正在读大学,大儿子考上了研究生,二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已经就业。这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不仅培植了无数棵柑橘树,也养育了三个社会栋梁之才。

“硕果累累”的向家先,先后被评为官渡口镇柑橘种植示范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科技示范户。今年,家先农场柑橘面积已经达到120亩,预计产量30万斤。除此之外,他还喂养了生猪4头,种植了近6亩西瓜。

然而,这个不甘平庸的硬汉并不打算就此止步,“下一步,我想把公路修一修,然后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一直把柑橘产业做下去。”谈起未来,他充满了期待。

值班总编:郑盈盈责任编辑:向东平校对:谭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