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邓淑媛
精心打理葡萄园
都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行走在巴东扶贫战场,她是个敢于“吃螃蟹”的勇士,也是致富创业的女闯将。她的名字,叫谭维友。
6月15日清晨5点,在巴东县大支坪镇野三坝村,朝霞挥洒的天空渐渐泛出鱼肚白,趁着日出前的凉意,谭维友扛上锄头、背上竹筐,步行到地里抢时间挖土豆。每挥动一下锄头,新翻泥土中就会滚出一个个大而圆的土豆,虽汗水湿透了衣背,但她全然忘记了疲倦。9点,太阳爬上了额头,谭维友猛一回头,身后的金黄土豆铺满了一地。
“妈,我来帮你了,赶紧装袋吧!”眼看农忙时节,在湖北民族大学读大三的儿子向子阳专程请假回家当帮手。分拣、装袋、上车,母亲搭把手、儿子当“运输工”,9袋土豆很快顺利运回家。
干练、勤劳,有拼劲,这是女闯将谭维友的人格画像。就在14日,谭维友迎来人生的第48个生日,除了儿子的亲情陪伴,远在广东打工的丈夫向贤才也借“网”表白,在微信上发来了一个“520元”红包,传递了跨越时空最朴素的浪漫。
喂养生猪
“这些年家里修房子欠了一屁股债,儿子读书要花一大笔,只好让他出去打工,我在家里照顾婆婆和儿子。”从2004年起,谭维友成了一名留守妇女,丈夫每年回一两次家,她变身家里的“顶梁柱”。2013年,在精准识别中,谭维友一家人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她并没有“躺着要”、“坐着等”,而是靠一双手拔穷根。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何必让须眉,谭维友用一双肩膀撑起了“半边天”。1995年,谭维友和丈夫在一穷二白中结为连理,从家徒四壁到修土坯房,再到小洋房,谭维友练就了吃苦的本领,积蓄了一股闯劲。“不能走老路子,要转下弯,甚至要冒下险,你才会比别人更有可能接近成功。”如何过上好日子?谭维友陈述了独到之词。
习惯了种苞谷、土豆、红薯的老套路,乡亲们都墨守于按部就班,谭维友特立独行地抛开了冷嘲热讽,镇农业服务中心下发了果木、蔬菜新苗子,她都第一个抢着试种。在尝试和探索中,谭维友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经验,也拿到了“科技示范户”这个头衔。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13年,大支坪镇在野三坝村打造小水果产业基地,闯劲十足的谭维友成为重点培育对象。谭维友把3亩口粮田拿出2亩栽种葡萄苗,不到半个月,她一个人将种苗全部栽到了地里。但她的背后,村里总是质疑声不断。
悉心照顾年老的婆婆
“我要用结果来证明,让非议和否定不攻自破!”谭维友一头扎进葡萄园中,浇水、摘虫、施肥,幼苗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搅拌水泥浆浇筑柱子,搭建支架,拉铁丝网,谭维友靠着一双手,自食其力建起了一个标准、现代的葡萄园。
一位女人建起一个葡萄园,这在野三坝村成了热门话题,“葡萄种植能手”谭保全也伸出了橄榄枝,上门传授葡萄种植、管护真经。在师带徒的模式下,谭维友很快成了一个“土专家”。
如今,谭维友借助淘宝网购了一批自动喷灌设施,自己动手安装到葡萄行间。同时,还自学了套袋、疏果、剪枝等技术,素来旁观的邻里乡亲们也调头登门拜她为师,谭维友则毫不保留地讲述秘诀。
敢于冒险才有机会拥抱成功,一份赌注换来一份收益。2017年,谭维友2亩葡萄园采摘了9000斤葡萄,1万元钞票进了腰包。“这葡萄水分多,很甜,比关口葡萄口味还好!”来自宜昌市的生意人谭志宝今年早早下了一笔订单。好口味赚来好口碑,谭维友的葡萄成了大支坪镇乃至建始县高坪镇周边村落的“香饽饽”。
与外出打工的丈夫视频聊天
寻思着做大蛋糕、摊大饼,谭维友又从河南驻马店引进了红葡萄种苗,移栽到另外1亩口粮田。目前,口粮田里葡萄飘香,栏圈内肥猪自由散步,院子里成群鸡鸭嬉戏、觅食,好一派恬静的田园印象。
与建始县高坪镇隔河相望,拥靠318国道线、石门河景区和正在建设的建始高坪火车站,谭维友在心中还构思着一幅创业蓝图:开办一家农家乐,把房间改装成可供住宿的旅社,让游客来吃绿色饭菜、住民宿、采摘生态葡萄,掘金路边经济,轻松吃上一碗乡村旅游饭。 敢闯、敢拼、敢干,褪去女汉子外衣,谭维友也演绎着贤惠的妻子、孝顺的儿媳和慈爱的母亲三个角色。独自伺候85岁的婆婆向仕春,端茶送水,从未吵过一次嘴,为读大学的儿子搞好后勤,给远在外地打工的丈夫当好贤内助,谭维友一个人填满了一家人的幸福,因此她们一家也入选野三坝村“幸福家庭”。 每到傍晚八点,谭维友便邀上邻里姐妹们腰中斜挎腰鼓,手持鼓槌,在锣鼓、唢呐声中挥动手臂,击鼓、跳舞,舞出别样的精彩生活。现在,谭维友和7名队友组成了锣鼓队,经常献艺在农村红白喜事现场。“跳跳舞,活动身子骨,娱乐身心,还能走出去看看新鲜事物,很好!”谭维友坦言,有闯劲也要有韧劲,走走停停才叫生活,虽摘掉了穷帽子,仍誓言要做小康路上的“女闯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