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鄂西深山的逆袭之光——解析教育扶贫“巴东答卷”

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黄庆龙

  巴东教育,鄂西深山书写的一部传奇。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精彩蝶变,“巴东教育现象”名耀荆楚大地。

  6月24日,湖北省高考成绩放榜,巴东公布了一组高考数据:一本上线770人,12人达到清华、北大预录分数线,巴东一中一本上线率达77.8%。一个个超越的新指标,一串串刷新的数据,屡屡印证了名斐省内外的“巴东教育现象”。15年来,高考、中考成绩连续名列全州首位,巴东教育名片光辉不减。

  老、少、山、穷、库,这是巴东作为深度贫困县的代名词,一个大学生可以摘掉一个家庭的穷帽子,教育阻隔了贫困代际传递,让鄂西深山的巴东迎来了逆袭之光。“要通过补齐教育这块短板,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表示,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探索和创新“教育+扶贫”模式,书写一张教育扶贫的“巴东答卷”。

  鄂西深山的贫困县巴东,如何演绎一部教育传奇?记者经过一系列调查和探访,解读了这样一串巴东教育密码:优环境、重师资、构建教育新生态,在教育均衡中共享平等教育机会,让教育政策和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巴东教育的阳光沐浴下,让巴东人和巴东精神形神合一,激发了“山那边是海”的好奇和期待,用知识走出贫困、拥抱明天。

一环都不能缺 构建城乡教育生态圈

  川鄂咽喉,鄂西门户,巴东属湖北西部山区县。纵横八百里巴东,零星散布各级各类中小学校78所,吸纳了中小学生52425人。12个乡镇、322个村,从城市到乡村,巴东打破了二元壁垒,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两只手”协同着笔,勾勒了城乡一体教育生态圈。

  2011年,投资2.8亿元,实现巴东一中的整体搬迁;2012年,筹资6300万元收购民办神农溪高中;2013年,筹资2000万元修建野三关镇红军小学;66个校安工程项目、3所农村初中学生宿舍改造工程、50个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食堂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一把手工程”总揽教育全要素,大手笔描绘教育主骨架,凸显了巴东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大气魄。

漂亮的巴东一中新校区(邓正赋 摄)

  在长江三峡青山、绿叶、碧水、航船映衬下,一栋栋粉刷一新的教学楼三面环水,“半岛小学”东坡小学风采夺人,这是巴东“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成果的一个侧影。投资1个亿全面改薄、配备251套“班班通”设备、建设27间录播教室、构建“名校+弱校”教学联合体和优化城区、乡镇、乡村三级合理学校布局结构,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生态圈,让“教育木桶”一环都不能缺。

  每个大中城市都有巴东的“人才部落”,他们成长成才的摇篮是巴东教育,他们的人生导师就是巴东3000多名教师。借助引活水、活血脉、练内功等系列选人、育人、用人、留人模式,公开招聘、专项招聘、“四有”好老师评选、“启明星”计划、“三区”支教计划、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在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改革教师管理制度、落实乡村教师待遇、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中,打造了一支有情怀、有担当的教师梯级团队。

神农溪中小学建设现场(资料照片)

  “和孩子们在一起,才是我战胜病魔的最好药方。”水布垭镇石门教学点的老师郑世翠,身患癌症住院治疗后回到教学岗位上,这是她发表的第一句深情感慨。巴东一中原校长、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谭明书呕心沥血导演一中涅槃嬗变,省特级教师、省党代表崔昌玉坚守讲台37年传杏坛薪火,“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谭定才拄着双拐躬耕杏坛,化身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电影《拐杖老师》的原型……一个个名师,一幕幕感动,他们撑起了巴东教育的脊梁。

  巴东教育,是一场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精神、信仰、信念的PK。"在教育教学硬件上,我们拼不过一些大中城市的学校,但我们借助优惠政策和资金倾斜,尽可能弥补基础设施的差距,用师德师风感化老师,用立德树人教化学生,这是我们制胜的法宝。”在构建教育生态上,县教育局长陈世友这样生动对比。

一个都不能少 均衡教育共享均衡教育机会

  教育,是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均衡教育,让每个孩子接受公平优质教育,一个都不能少。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在办教育起点低、条件差的贫困地区,巴东称平了均衡这杆“秤”。

  “让所有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巴东使出了“控辍保学”这把杀手锏: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按“居住区域划分、就近方便入学”原则,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就近入学;在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设立“家校连心 亲情小屋”、组建爱心家庭,让留守儿童不“留守”;把建好特校作为县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在特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实行“三免”政策;全力化解“大班额”,成立优秀高中毕业生救助奖励协会和贫困生救助协会……一款款公平均等的教育福利,滋润和启迪了每一名学生的求知心灵。

送教下乡(张华 摄)

  吊塔铁臂挥动、机械轰鸣、工人往来如梭,这是神农溪中小学综合楼建设的火热现场,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可部分招生。这是巴东投资1.3亿元破解“超级大班”的生动实践。2017年增设了41个班,2018年增设71个班,接下来两年将增设46个班,大班额将基本消除,消除大班额有效解决了教育“城镇挤”、“乡村弱”问题,一套教育均衡“巴东模式”被《湖北日报》以“湖北消除大班额倒计时:大山深处的巴东答卷”为题进行推介。

  “来,用你的右手从桌子上拣4粒玉米放到这个杯子里!”“不对,来,告诉老师,佳欣吃饭时拿筷子用的哪一只手呢?”在东瀼口镇的民办阳光小学校园里,专业康复治疗师谭绍华对21名残障儿童进行感觉统合功能综合评估分析,阳光小学成为县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下乡的第一站。

趣味十足的赛课活动(陈祥楚 摄)

  目前,巴东探索组建了以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名校+弱校”“对口支援”的办学模式,深入推进学校联盟、对口支援、送教下乡等办学模式改革,打造互动课堂、联片教研、集体备课、名师优课等共同体。

   “作为生在大山、长在大山的我,是教育改变了我,读书让我跳出了‘农’门。”溪丘湾乡石羊山村的谭玉平,年少家境十分贫寒,在老师的集体帮助下考入武汉大学,如今入职海航集团任海航地产副总裁。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平等的教育机会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作为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县”、教育部“义务教育监测先进单位”、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单位”的巴东,用均衡教育托起了一个个山区孩子的希望。

一个都不能掉队 教育按下脱贫“快进键”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巴东学生家长心中信奉的“真理”。教育+扶贫=扶志+扶智,灌输脱贫“智”动力和精神能量,用教育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巴东用教育之力按下脱贫“快进键”。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巴东县脱贫攻坚战场之一,也是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2017年,全县49349名学生领到4164.233万元的扶贫“大礼包”;借助北京、荆门、“616”工程、共青团系统“1+3”对口支援等资源,引进“儿童大病医保”“菁华助成·美丽乡村”“一校一梦想”等优秀扶贫公益品牌,共计5000多名贫困学生获赠500万余元;开展青年创业扶持计划、返乡创业和特色产业扶持计划等,使每个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个劳动力接受培训……在落实资助政策、优化教育资源、增强内生动力等合力下,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陈宝生(前左二)询问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郑宸 摄)

  “巴东教育不仅是现象,更是一种文化,要将教育工作融入到精准扶贫当中,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加快推进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2017年11月1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郭玲在全县教育工作会上这样强调。踩住精准开展教育救助、扎实开展扶贫培训、加快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这三个点,巴东做好做足“精准”二字文章,谱写了鄂西深山贫困县的教育扶贫新篇章。

  扶贫为教育注入了一笔强心剂,教育为扶贫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扶贫和教育成了一对互帮互助的“孪生兄弟”。据统计数据分析,近五年来,巴东每年有十名左右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上清华北大学生累计达100余人,有百名以上孩子考上985名校、两百名以上的孩子考上211高校、400多名孩子上一本重点大学、2000多名孩子上本科,教育让50%的贫困人口脱贫。知识改变很多贫困子女的命运,教育成就了很多幸福家庭,办好教育成了巴东战胜贫困的法宝。

杭州下城区为巴东山里娃赠送“爱心大礼包”(谭艳 摄)

  “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家住沿渡河镇西边淌村的李庭珊,在孩子李潼读小学一年级时就在县城租住20平米潮湿昏暗的地下室,靠送煤气供养孩子读书,在十多年的风雨中,扛着几十公斤重的煤气罐走街串巷,换来了一张张学费钱,他也用肩膀扛出了一个北大学生。不甘贫困挣钱供孩子读书,这是成千上万家长的奋斗轨迹;一张“爱心送考”山城公益名片,诠释了全民呵护教育的共同行动。

  “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全面振兴乡村教育,要搞好‘农村教育+’,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学校,让农民的孩子不出乡村就能享受到与城镇一样的优质公平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5月27日,教育部长陈宝生考察调研巴东农村教育时,为巴东“教育+扶贫”指路点睛。人均接受教育的年限达到9.1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5%、县籍人口中大学生比率达到12%,一个个教育奇迹挥洒一缕缕脱贫曙光,靠教育走出贫困、赢得明天,这酿成了鄂西深山巴东脱贫攻坚的一场逆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