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锋
八月的阳光,已渐渐透出秋意。在巴东县水布垭镇清江河畔的农村福利院,一群精神矍铄的老人正自在地享受着这份惬意。这里,被他们称之为“温馨家园”。
“这么好的福利院,王德琼院长不知道辛苦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水布垭政府退休干部徐文忠感慨地说。
59岁的王德琼,曾当过村官、任过乡镇副镇长,2007年任水布垭镇民政办主任兼福利院院长。十多年来,他始终用大山般的厚道和淳朴,全身心投入福利院发展。
水布垭镇福利院曾因地理条件的限制而“怨”声不断。因供养的人员难集中,集中到院里的难留住,偌大的福利院仅集中供养院民13人,几乎是“名存实亡”,也是全州最落后的福利院。
2007年,清江水布垭工程竣工后,出现闲置住房和场地,王德琼紧盯这一机遇,请求清江公司和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将营房及水电设施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镇里,改建成福利院。
面对杂草丛生、部分围墙被毁、多数门窗被拆、已征的土地被附近村民抢种的现象,受命福利院迁建工作的王德琼,按照“环境要优美、空气要清新、设施要先进、住养要舒适”的理念,对新院高起点规划设计,主动与当地干部群众协调好关系,让更多的人支持福利院建设。
为节约资金,王德琼吃住在工地,几乎每天六点多钟就与工人一道搬砖头、提砂浆,常常累的一坐下就想睡觉。2007年4月的一天下午,由于过度劳累,他突然感到头晕心烦,回家躺在床上便出现了昏厥,妻子把他送进恩施州中心医院,被诊断为 “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颈椎病”。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仍放心不下工程,请求医生开了几大包药,连续半个月,王德琼天不亮就去医院打针,一拔针头就上工地。
10多年如一日的艰辛努力,他和一班人用一股拼劲,硬是将一栋栋破败的旧房,改造成了占地面积200多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 “温馨家园”,成为湖北省占地面积最大、设施最全、环境最美的乡镇农村福利院。现在全院供养院民60人,其中全失能的32人,镇农村福利院真正成了特困人员的幸福家园。
为走出一条“以院养院、生财补院、科学办院”的发展之路, 王德琼带领院民种蔬菜、水果,养殖生猪、山羊、牛,除院民吃肉吃菜完全自给外,还年均创收近20多万元。
为了把党和政府“福星工程”的温暖体现到院民的服务中,他将服务项目由办院之初的28项细化到了42项。
院民生病了,他亲自接送入院,10年时间,他个人掏出2万多元慰问院民。对去逝院民按土家族风俗设灵堂、扎灵屋、烧纸钱、打撒尔嗬,然后安葬。水布垭是廪君故里,是土家族群聚之地,为亡者烧纸钱多为孝子跪烧,以示真孝,王德琼常为过世老人跪烧纸钱,带队给逝世的院民上坟扫墓……这些看似很小的举动,却感动了孤寡老人。
“每次下乡,看到那些可怜人的身影,见到那渴望的眼神,听到那求助的诉说,我就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多么重大,我不能愧对百姓。”王德琼这样诠释肩头的责任。
多年不懈的敬业奉献,得到了百姓和上级各部门的认可。水布垭镇农村福利院2010年被湖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表彰为 “敬老模范单位”2012年,被湖北省民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彰为“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基层单位”;2013年被省民政厅评定为“农村三星级福利院” 2014年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王德琼个人也多次被表彰为“周国知式的民政干部”“湖北省民政系统最美民政人”“巴东县最美乡村干部”,连续两次荣获三等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