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荣丹 刘修爱
北京市人民政府援建的巴东县人民医院大楼
行走在巴东的大街小巷,就会想起千里之外的北京!
关于巴东与北京的故事,要追溯到26年前的春天。
结缘情深
1992年5月,春花正艳,北京市朝阳区代表团与巴东签订了第一份对口支援协议。燕山下的首善之区和巴山以东的移民大县,自此结下浓浓亲情。
2009年,巴东县启动实施三峡库区最大滑坡避险搬迁。在北京市大力支持下,神农溪小区共征地3554亩,建成安置房65栋2658套33万平方米,新建并硬化主次干道2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一座新城在长江北岸崛起。
走进坐落在峡江南岸的巴东一中校园,教学楼错落有致,绿树成荫,操场平坦开阔,教学楼“北京楼”分外注目。在北京市的倾情帮扶下,这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
巴东新城随处可见北京元素,北京市援建的党政办公大楼、县人民医院、县民族医院、旅游码头……为了铭记首都人民的深情厚谊,巴东县将信陵镇初级中学更名为京信友谊中学,县城主街道命名为北京大道,在神农小区建成了北京园。
26年来,北京市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援助巴东,11个区(县)近60家市直部门和企业对口支援巴东。在精准扶贫、移民小区综合帮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累计援助巴东227个项目,支援资金及物资近7.8亿元,先后选派13批共35名优秀干部到巴东挂职指导工作,接收巴东51名干部到北京挂职锻炼,帮助培训各类人才1.2万人次,救助失学儿童1015名,直接接收劳务人员7000多人次。
花谷初成
助力脱贫
巴东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是国家重点贫困县,也是湖北省9个国家深度贫困县之一。
近5年来,北京市把助力巴东脱贫攻坚放在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位置,实施精准扶贫项目15个,援助资金5000万元,贫困户挪出穷窝搬进新家,生活配套得以完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走进绿葱坡镇北界村,但见流水潺潺,一排排民居在通村公路旁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曾经的贫困村,如今有山、有水、有风景。
2016年,北京市援助资金1000万元,支持野三关镇冉家村、绿葱坡镇北界村、茶店子镇朱砂土村、官渡口镇蔡家村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易地搬迁贫困户200户,可脱贫600人;2017年,援助资金860万元,支持信陵镇荷花村、官渡口镇红花岭村、溪丘湾乡甘家坪村、金果坪乡江家村、水布垭镇南潭村等5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易地搬迁贫困户230户,可脱贫780人。
与此同时,北京市支持巴东县加快农村福利院建设,实现集中供养贫困孤寡户;支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帮助27个贫困村近800名困难群众解决看病难问题;支持巴东县神农溪中小学校项目(教学楼)建设,解决“超级大班”问题;加大对巴东乡镇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援助力度,提升了该县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北京市援建的金果茶园
携手奔小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北京市采取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并举,实施移民小区综合帮扶援建项目,构建“农、工、文、体、康、商、旅”深度融合产业格局。
今年10月,位于官渡口镇红花岭的京援创业扶贫园区,11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5家企业入驻,多家企业在意向入驻洽谈中,规模化经营已现雏形。这是北京市输血式扶贫的具体成效。京援创业扶贫园由北京对口援建,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4.2万余平方米,计划建设厂房11栋、研发中心1栋,拟引进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企业+易迁户”方式,提供就业岗位500个,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北京市重点支持巴东旅游业、特色农副产品种养殖及精深加工。2013年,援助2700万元支持神农溪景区旅游码头建设,促进神农溪5A级景区提档升级;2017年7月16日,巴东在北京房山区成功举办“巴山情牵·惠享之旅”旅游产品推介活动,北京市民积极参与;2017年4月,北京牛栏山酒厂支持水布垭酒业新建生产基地,选派专业技术团队指导厂房建设、设备选购和安装,帮助培训生产和管理人员,从源头引领发展新路子……
持续26年,北京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助,全面点燃了巴东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如今,两地正携手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