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走出小康路——信陵镇土店子村脱贫观察

记者 荣丹

易迁安置点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役的打响,全国范围内脱贫攻坚战胜利的号角此起彼伏,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深山里有着这样一个不甘堕落的村落——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村民们踏实肯干,勤劳奋进,紧跟国家政策方针,积极转变思想,硬生生地闯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三年时间,基础设施“变”出了新天地,产业发展“变”出了新气象,整体规划“变”出了新活力。

基础设施“变”出新天地

 “老人家,短短半年时间,家里变化真是大啊!”2018年11月29日,恩施州委书记柯俊时隔半年再次来到信陵镇土店子村,在张敏的易迁安置房前惊讶地说道。

说起变化,土店子村第一书记李君的感受尤为深刻。2015年,县妇幼保健院定点帮扶土店子村,当年12月,李君作为帮扶责任人第一次来到村里。“10个村民小组散落在山梁的道道褶皱里,随处可见的土墙房,走路裹一腿泥……”,说起对土店子村的第一印象,李君一个劲儿摆着头,其贫困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2016年6月,李君担任该村第一书记,那一份惊讶随之也转变成了沉甸甸的责任。

在一次又一次的入户走访中,村民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饮水,“吃天河水”“酸臭味儿”“冬天没水吃”……一个个词语硬生生地道出了当地村民对安全饮水的渴望。“现在好了,我们村每家每户都装上了生物慢滤池,20m³的蓄水池完全足够了,再也不用吃有异味的水了,一管清水进了我们的家。”贫困户李升慈高兴地说道。

 

  第一届核桃订购会

  三年过去了,在信陵镇党委、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配合下,土店子村的基础设施“变”出了新天地。硬化公路4条8千米,新修公路3条9.5千米,贯通了组级公路和临近村的断头路,新修田间产业路6条8千米,新修1个300立方米的蓄水池用于集中安置供水,新修6个100立方米蓄水池用于生产用水,新修村委会和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村容村貌真真切切地在发生着变化。

产业发展“变”出新气象

 “曾经土店子村几乎没有产业,村民守着几亩薄田,生活贫寒。”村书记张永堂说,村里百姓人人想致富,想改变落后面貌,但都苦于致富无门路,发展无思路。

 2013年,返乡创业的本地小伙谭显猛创办了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新鲜的产业发展模式慢慢改变了村民的传统观念,“家门口也能务工、农民变股民、你的年猪我来养、山货走俏订购会”等新鲜时髦的词汇成了全村人谈论的热点。

 2019年1月13日,在村里新修的群众活动广场前,近700名外来嘉宾围坐在桌炉旁,一边享受黑猪泡汤宴,一边品味土家文化,一场由生态黑猪“撬动”的信陵镇首届年猪文化节暨第二届信陵黑猪签约会在这里如期举行,现场热闹非凡。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签订的1000头黑猪大订单又一次增加了村民们的发展信心。

“今年屋里两亩核桃一抢而空,4头黑猪卖了5000块,5亩粮食田入股梨园,还能就近在田里和猛娃子厂里搞点散工,一年下来收入还是增加不少了咧,明年我还要多养几头黑猪。”在年猪文化节现场,李升慈同一旁的乡亲算着今年的丰收帐。

 

生态黑猪定制喂养

 在土店子产业脱贫棋局下,“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模式正在凸显致富活力:建成一个500亩“双臂式棚架”精品梨园,贫困户入股,既当“老板”分红,又在梨园基地务工挣薪资;实行黑猪养殖个人定制模式,采用基地集中喂养和贫困户分散喂养相结合的方式,高于市场价统一回收;用技术激活“休眠”的700亩老核桃基地,引进易达农业公司,畅通产业渠道,举办核桃订购会,引爆产销市场,释放和凸显核桃产业致富的“核” 动力。

 整体规划“变”出新活力

没想到水泥路一直通到家门口,没想到安全饮水流进每家每户,没想到住上漂亮的新房……几辈人的脱贫梦想终成现实。

曾经的贫困村正一步步嬗变,产业兴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沉寂的大山“喧闹了”,土店子村也有了自己的新规划。

“春季赏花,夏季乘凉,秋季采摘,冬季观雪吃黑猪宴……”在张永堂和村民心中,盘算着一个更美的小康梦。

这不是天马行空,土店子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在巴东县城半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明显,再加上完整的产业发展路径,这个小康梦指日可待。

 “现在来村里徒步旅游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我准备把山湾农家乐办起来,生意绝对还是不错的,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说起新的一年,李升慈信心满满。

曾经低迷、安静的大山,如今处处生机。这勃勃的生机,正是土店子村人辛勤劳作的见证,更孕育着大山里的希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