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访谈录】大支坪:扛牢政治责任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黄 华

大支坪镇被誉为巴东的“西大门”、恩施的“窗口镇”。全镇共有行政村15个,其中重点贫困村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178户6706人,现已脱贫1424户4668人,4个重点贫困村脱贫出列,未脱贫754户2038人,贫困发生率从35.7%降至9.68%。

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年、交账年,大支坪镇如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近日,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对大支坪镇党委书记向明进行了专访。

“近年来,大支坪镇党委政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八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以‘贫困户’为中心,遵循‘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通过抓党建促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向明说。

——产业扶贫形成体系。全镇按照产业扶贫“五个一”的标准,形成了以蔬菜、药材和茶叶为主导的“一长两短”产业体系,“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健康运行,“旅游+扶贫”的旅游扶贫模式基本形成。

全镇辣椒种植面积1万多亩,银杏6500多亩,鄂茶基地1700多亩,白茶基地2000多亩,花椒基地1500多亩,马蹄大黄基地1000多亩,牛蒡基地1200多亩,香椿基地600多亩,扶贫种植基地已成规模。培育扶贫专业合作社19家,家庭农场3个,培植养殖大户50多户,引进浙江安吉白茶、恩施亿帆等龙头企业,全镇贫困户出租土地3000多亩,吸纳贫困户务工300多个,扶贫市场主体初具规模。分片区布局扶贫工厂4座,已建成香椿、茶叶加工厂,牛蒡和银杏加工厂正在建设中,扶贫工厂布局完善。

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湖北吉笙实业、恩施牛云洞旅游开发公司,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业,牛云洞景区、野三河悬崖木屋民宿项目基本建成,野三河巴东逍遥谷康养休闲旅游区项目有序建设,招商引资促脱贫攻坚,成效初显。

——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全镇突出以水、电、路、网和公共服务阵地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2018年,全镇硬化道路18.5公里,整修砂石路13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组组通砂石路”的目标。建设中心骨干式集中供水工程1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项目13处,管网铺设10.85万米,整修及新建水池400多口,“一管清水进农家”正在完善。通过实施电力通讯项目,全镇各村生活用电实现了全覆盖,生产用电无卡口,4G网络全覆盖;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公共文化广场和村卫生室实现达标完善。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2018年,全面落实了教育扶贫政策,社会保障民政兜底政策,“四位一体”的健康扶贫政策,耕补、护林等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易地搬迁304户,完善易迁点“猪栏”“菜园地”配套设施,危房改造308户,解决了贫困户的安全住房问题,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自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大支坪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举全镇之力,聚全镇之智,倾全镇之情,在精准扶贫工作上,愿为“马前卒”、争做“急先锋”、甘当“孺子牛”,始终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解决制药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充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全镇共组建和派驻村级“尖刀班”15个,118名“尖刀班”成员与原工作岗位脱钩,坚持岗位在村、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包组包户,责任到人,全镇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向明说,今年是全县脱贫攻坚交账之年。大支坪镇党委政府坚持户脱贫、村出列的脱贫标准,紧盯“两个确保”和“一高于一接近”的目标,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现行扶贫标准,持续推进“八个到村到户”。继续执行党政领导“以上率下”铁九条制度、“交承办”制度、“末位述职”制度、作风通报制度、解难制度、表彰评比等制度,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改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中心任务,把改善基础条件作为精准扶贫的当务之急,把提升能力素质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把严格干部作风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抓手。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坚定“不摘贫帽,就摘官帽”的决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秉持“钉钉子常回脚”的作风,聚焦“准实”要求,下足绣花功夫,着力补短板、固底板,全镇上下一盘棋,强化组织保障,做到脱贫攻坚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作风到位、工作到位、纪律到位,推动“六个清零、六个全覆盖”的目标精准落细落实。

   “大支坪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信心、有能力、有决心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交硬账、结硬账,与全国、全省、全州、全县人民一道步入小康。”向明言辞坚定地说。


(作者:长江巴东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