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巴东报道(融媒体记者 高炜 田智松 )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27年,也是北京市对口支援巴东库区的27年。
“自三峡工程建设以来,北京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大局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克服自身建设和外援任务十分繁重的困难,坚持不懈地支援巴东,有力地促进了巴东县移民搬迁和经济社会发展。”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表示。
如今,走在巴东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北京对口支援的项目,道路、学校、广场、医院……这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构成巴东腾飞的翅膀。
7月10日,地处三峡库区的巴东县群众文化广场暨老年大学项目建设的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广场上,工人们正忙着铺设地砖;室内,则正在进行装饰装修。群众文化广场由一栋综合楼、两栋教学楼、一座球馆、三个门球场和3600多平方米的广场组成。建成后可容纳2000多人在这里学习、健身娱乐。
该项目由北京市援助资金4300万元,预计今年交付使用。项目建成后,将与周边的寇公文化广场、寇公博物馆、体育场和规划建设的体育中心等融为一体,成为巴东县城学习、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将从根本上改变县老年大学办学场地及设施落后的现状,为更多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综合性社会服务。
建设中的巴东县群众文化广场暨老年大学
同样繁忙的景象还出现在神农溪中小学。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中小学校,招生规模2000人,设有45个班级。为保证学生于9月1日正式入学,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工期。
在巴东,北京支援改善基础设施的项目还有很多。这些项目,或改善交通、或惠及民生。如,北京市政府先后援助资金1040万元,支援巴东县茶税公路改造项目建设;援助资金2479万元,支援影视文化广场项目建设;援助资金2665万元,支援西壤坡小区至209国道连接线工程建设;援助资金2700万元,支援巴东县城道路改造(黑色化)一期工程建设;援助资金1150万元,支援西壤坡社区巴山路移民小区综合市场建设项目建设;援助资金1090万元,支援白土坡社区云集街移民小区综合市场项目建设;援助资金260万元,支援西壤坡社区神农梯道维修工程建设……
27来,北京市政府及市直部门累计援助资金近1.8亿元,援建基础设施项目12个,打造了三峡库区移民小区新亮点,极大地改善了巴东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搬过来好多了。特别是环境卫生、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神农小区北京园居民李飞说。
神农小区北京园也是北京市对口支援的项目。2011年,面对巴东县黄土坡滑坡避险搬迁的巨额资金缺口,北京市第一时间在援巴资金“总盘子”外一次性支持搬迁资金1亿元,建成神农小区北京园,帮助1280户4000余名黄土坡搬迁移民实现了安居乐业。
北京市对巴东县源源不断的深情援助,不仅搭起了北京和巴东之间的友谊之桥,更让两地血脉相连。27来,北京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助,全面点燃了巴东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如今,两地正携手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北京园一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