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上新生活

  云上巴东报道(特约记者张安地 通讯员 高文超)8月2日,在蓝天白云下,巴东县野三关镇葛藤山易迁安置点,自然舒适,宁静祥和,来来往往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摆放着土豆、黄瓜、玉米等土特产,引来游客争相购买。

这是该村助力搬迁户脱贫,解决就业难题获得的初步成效。

葛藤山村由原水田坝村、岔二河村和葛藤山村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30个村民小组,625户22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1户1096人。该村山大人稀,农户居住分散,无增收主导产业,属巴东县重点贫困村之一。

2017年初,恩施州运管处组成工作队驻村帮扶。扶贫工作队进村后多方争取易地搬迁项目,在该村马家塘建起集中安置点,2018年初,16户5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住进了安置房。

马家塘安置点位于巴野公路旁,交通便利,往来车辆多。如今,穿行自然山水中的巴野公路成了自驾游线路,沿线农家乐、民宿如春笋涌现。

为让易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村利用马家塘集中安置点的交通区位优势,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安置点前配套规划特色摊位。

易迁点上,特色摊位飞檐翘角,藏青琉璃,仿古木板,大气、美观,共有16个门面。

这些特色摊位归集体所有,通过招标的形式租赁给巴东士家风情园发展有限公司,由公司采取公司+易迁户+基地+农产品销售的运营模式,门面租金收益49%归16户易迁户所有,51%归村集体所有,优先吸纳贫困户在门面务工获得报酬,增加收入来源。

为给易迁户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今年7月,公司在葛藤山村以每亩每年400元的租金租用贫困农户水田100亩,建设冷水稻米种植基地,吸纳易迁户在基地务工增收。

同时,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将杭州东西部对口支援的4个公益性岗位,提供给易迁户劳力从事安置点环卫等工作。

“搬到易迁点后,家里老人需要照料,不能外出务工,现在好了,门前门面有租金收入,在安置点从事环卫工作有工资,既务工又顾家,感谢党的好政策。”搬迁户邓贵槐感激地说。

(责任编辑:张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