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裸岩”焕新颜——“泉口精神”的生态实践

【编者按】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全县50万人民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省、州和县委决策部署,全力打好“六大硬仗”,加快建设“五个巴东”,实现了经济稳中向好、精准扶贫全力推进、产业发展进程加快、重大项目实现突破、城乡生态逐步改善、社会治理不断深化,壮美的新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为展示全县人民在脱贫攻坚征程上奋发搏击、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即日起,本网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栏,敬请关注。

云上巴东报道(融媒体记者  焦国斌)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巴东先辈们团结协作,大力推行坡改梯工程,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根植人心,在这过程中,巴东泉口造就了“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造福子孙的奉献精神”,而这种“泉口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巴东人。

现状——

风吹石头滚下河,老鸦歇脚土就趖

“天梯泉口”位于神农溪畔,从空中俯瞰,一层层“梯田”从山顶延伸到山脚,这里的茶叶、猕猴桃等绿色作物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块调色板,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田园画卷。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源自于上世纪60年代,泉口人民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风吹石头滚下河,老鸦歇脚土就趖,三个月亮晒死苗,一场暴雨现岩壳,那时候老百姓的梦想就是能把肚子填饱了......”在泉口村17组,今年82岁的陈发兵向记者讲述解放前泉口的现状。

三十八道山脊从三面包围着泉口村,山脊间是一条条小冲沟,每到汛期,山坡上稀薄的泥土就会一次次地被冲刷,田里也只留下了裸露的石块。“我们泉口是一个‘三靠’地区,吃饭靠国家供应,用钱靠贷款,穿衣就靠救济。”陈发兵介绍说。

泉口公社原有3个大队,21个生产队,有将近2000人600多个劳动力。四千多亩坡地的坡度绝大部分在40度以上,1000多人守着这其中的500亩耕地,越种越穷,越穷越种。三年的自然灾害,让这种恶性循环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严重的干旱导致了一场大饥荒,泉口人开始流浪、讨饭吃。

“特别是1959年那个大旱灾以后,国家担负不起了,然后每口人每个月只有15斤粮食,那么每天只有半斤,那就真的养不活了。”1960年,巴东县委任命张植弟为泉口公社党委书记。当年,全社粮食只收获了四成。解决吃饭的难题,成为张植地和泉口1000多社员的头等大事。

探索——

向山要粮,改坡为梯

增加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成为当时泉口人的不二选择,一场“向山要粮”的战斗随之打响。

那时,公社把一些撂荒的二荒田、坡度较缓的荒地都开垦出来种上了粮食。1962年,泉口公社粮食产量达到61万斤,产量增加了一倍,一举甩掉了多年的缺粮帽,开始给国家贡献第一批“爱国粮”。三年下来,全公社20多个生产队储备粮达到32万斤。“吃饭靠供应、用钱靠救济”的日子在泉口一去不复返。

“高山开荒、低山遭殃,当时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每年深耕之后,几场暴雨就被水冲走了。”陈发兵回忆说,虽然经济上去了,但是水土流失却仍然阻碍着全村的发展。

为革命种田,为子孙造福。1965年,公社党委决定把大寨坡改梯的经验搬到泉口来,在张植弟的带领下,一场劈岩垒坎,誓把坡地变梯田的“坡改梯”战役打响,在对生态文明不懈探索和执着追求下,这个“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就此红遍大半个中国。

“要学大寨田,就要先学大寨人,学习那种改天换地、集中力量搞发展的精神。”当时全社上下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就是人平要造一亩梯田、人平一头猪、人平一只羊、人平千斤粮。45度以下的坡田改造成水平梯田,45度以上的坡田栽种经济林。泉口人摒弃了单纯靠开荒增产的想法,将原来开荒的近一半土地实行停耕还林,栽上了经济林,避免了“高山开荒、低山遭殃”现象的发生。

精神——

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再大的困难,你只要坚持,只要你不放弃,什么都能改变过来。”陈发兵说,在泉口公社,每天有专人为老百姓讲“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改田的技术。在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指引下,600多个劳力不仅要保证粮食生产,还要常年开展坡改梯基本建设。壮劳力参加坡改梯后,留在家里参加生产的就只剩下妇女、老人和孩子。

没有钢钎,就凑钱买;没有炸药,就想办法造。“国家那个时候给我们奖励的化肥,里面就有一种硝氨,我们就研究做成了炸药。”陈发兵回忆说,那时,从坡脚到山腰,再到山顶,改田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歇。

坡地变成梯田后产量大增,坡改梯的推进速度也明显加快。遇到施工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的地段,全公社就一起攻坚,无论风霜雨雪,也不管是在哪个大队、哪个小队。“我们肚子吃不饱不要紧,可以勒紧裤腰带,但是坡改梯的任务不能打赊账。”作为当时泉口公社二大队、二生产队队长,陈发兵把领导交办的任务切实放在心上。

十年文革期间,正是泉口公社农田基本建设进度最快的时期。山外日益浓厚的的政治氛围,并没有让改田的步伐停歇。“原来那个坡田,头年收多少,第二年,说不定垮了没得收成。坡改梯之后,原来我们农作物只收100多斤的,现在可以收1000多斤。”陈发兵算了一笔经济账。

从1964年到1980年,在这16年时间里,泉口人用“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造福子孙的奉献精神”,向山要粮,改坡为梯,成了那时最具生命力的精神符号。1992年7月,巴东县委、县政府在张植弟故居前竖起了“泉口精神永放光芒”的纪念碑。

经历几十年的风霜雪雨,这里的梯田依然完好无损。

时间证明,改造后的梯田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恶劣生态环境,还成了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良田,更成为了巴东永垂不朽的“泉口精神”,为子子孙孙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廖薇子)

(作者:云上巴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