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交通变迁 “映出”满满幸福感

云上巴东报道(融媒体记者  田智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巴东人民“出门全靠腿、运输都靠骡马队”的出行方式成为历史,随着交通网络的畅通和交通工具的不断变迁,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

一个偏远村的交通蝶变

蜿蜒盘桓的绝壁公路

“那个时候到巴东城里去买点东西,天不亮就要从屋里走,一个早上只走的到方口垭,10点钟左右才得到狼虎坡,再下滴水岩过贺家湾,走到万流河的时候,就差不多是中午12点钟,然后再才赶小货轮到巴东县城,去了当天还不能回,要在城里过一夜了,第二天打早再坐船,再走回来”。官渡口镇边连坪村3组村民冉绍新望着已经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感叹道。

边连坪村坐落在巴东县与巫山县交接的地方,海拔从400米到1400多米,地势落差大,山势险要,全村近一半人口生活在危岩体附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全村在1985年以前没有一条村级公路,是典型的集边、险、穷于一体的深度贫困村。

“在85年的时候,从原火峰乡政府修了一条路,修到我们边连坪村二组,然后一直到2005年的时候,才从边连坪村2组修了一条通我们村委会的第一条公路”。边连坪村党支部书记向仕生介绍道。

因为家庭贫穷,5组村民桂克海12岁就辍学在家,为了谋求生计,14岁便跟着父辈种植烤烟,每到烟叶采收农忙期,全靠人工和骡马来驮运,饱受交通不便之苦。

“那个时候年纪小,只背得起七八十斤,一天就只能跑个来回,后来慢慢经济发达一点了,就养骡子用骡子来驮,下雨也不能去卖烟,排到说明天是我们边连坪的轮次,下雨你的烟就去不了,那这个轮次就被挤掉了”。桂克海说起往日卖烟的故事,满是辛酸。

2015年,边连坪村被列入全县整村推进重点村,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帮扶,全村终于打通了通往村委会的第一条水泥路,同时,县交通部门先后投资300万元,硬化道路14公里、整修砂石路10.28公里、新修公路8公里。

“现在出行太方便了,回转一趟巴东县城3个多小时,感觉我们这里和城郊一样的”。桂克海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近50亩烤烟,经济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不仅买了一辆4轮小汽车,家里还开起了小卖部,日子越过越红火。

交通改善了,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也点燃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边连坪村还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200亩、烤烟300亩。

轮渡清江成为历史

已建成的水布垭镇三友坪至泗淌段公路

国庆假日期间,水布垭镇三友坪至泗淌段公路实现了通车试运行。三友坪至泗淌段改建工程是省道S245的重要路段,是巴东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北起水布垭镇三友坪集镇、南至泗淌南潭村接原巴来线,全长10.29公里。其中涉及的三友坪至泗淌段的跨越清江大桥,是省道巴来线长岭至泗淌段改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前,清江两岸的6万多居民都是靠渡船出行,而且每天只能固定班次。2000年,清江水布垭工程立项,清江流域最大的电站——水布垭电站开建,世界第一面板堆石高坝——水布垭大坝成功截流,南潭河渡口水位线垂直上升几百米,河面变宽变平,两岸渡口也三番五次改建,轮渡船由原来一次渡十几辆车改造成一次可以渡运三四十辆车的大轮船,渡运时间为每间隔2小时的整点渡运,早8点至晚6点。

南潭河渡口条件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一旦错过渡运时间就要等上2个小时,从顾家坪绕道行走也要花费1个多小时,遇上大雾、阴雨、雪凌天气,驾驶员更是劳累不堪。

随着三友坪至泗淌段国庆期间通车试运行,极大缩短了当地居民出行及与神农架、巴东、鹤峰、石门等地间的行程,对完善恩施州路网、改善公路通行条件、撤渡改桥、提高公路运营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靠轮渡过清江成为历史,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将迎来新的巨变。“我们原来要想称一斤盐、打一斤煤油,需要走一天的时间,都嫌弃我们这个穷地方,现在不一样了,有好多地方羡慕我们这儿,我们这儿山清水秀、风景美丽、交通便捷,没想到我们老了还要享这么几天福。”水布垭镇后门村60多岁的老人郑忠官感叹不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县的交通一直在发展变化,像郑忠官这样老一辈的巴东人,则是这场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亲身感受折射出的是当下老百姓满满的幸福感。

不断发展完善的交通网络

城际交通(向国轩 摄)

建国初期,巴东仅有1条通往恩施的低等级公路,境内长度为55公里,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货物运输基本依靠肩挑背驮。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逐步加快,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运输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198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37公里,拥有民用汽车59辆,公路货运量为29.67万吨。同时,巴东港港口建设速度加快,拥有码头18个,泊位26个。1988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机动船泊100艘、5271千瓦特、14562吨位,完成水运货运量30.98万吨,客运量77.11万人次。

跨入新世纪后,全县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高等级公路、铁路建设全面铺开,“G50”“G42”两条高速公路贯通县境,宜万铁路动车组在巴东火车站停靠数量大幅增加,郑万高铁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长江黄金水道”重要作用持续凸显,全县交通发展驶入“快车道”、进入“快节奏”,实现了货畅其流、人便于行。2018年,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400公里,是1988年的5倍多。

下一步,全县还将继续大力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投入,提升公路路网路况,推进开发水路交通,提升运输行业服务水平,让现代化、立体化、便捷化的交通,打通老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巴东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全体交通人,勇当先行官,全员参与到打赢交通阵地战中来,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产品卖难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精准谋划‘十四五’交通综合规划,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紧扣‘四好农村路’建设目标,真正让群众走上安全路、坐上幸福车”。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许良才作出了掷地有声的铿锵承诺。

(责任编辑:段磊)

(作者:云上巴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