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三大妙招”打通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农村党员是基层群众,也是最基层的党员。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农村党员转战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在小康线上传好“三农”这根接力棒。

南北狭长的巴东县,1.1万农村党员零星分布在323个村(社区),在1个县委党校、12个乡镇党校的矩阵下,上学远、上学贵一直困扰偏远山区的农村党员。

一个都不能少!如何打通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巴东县沿渡河镇站到改革第一方阵,探索设立农村党校教学点,构建“县委党校+乡镇党校+村(社区)教学点”三级体系,借助“党校课堂+实践基地+合作社”模式,将党的声音送到群众心坎上。

近日,记者走进沿渡河镇部分村(社区)教学点,探访 “点单式”培训、个性化课程设计,土专家上台带教和打造红色教育、乡村振兴“一红一绿”实践基地等创新举措,解读农村党校教学点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从“大杂烩”到“订制套餐”——缺什么、补什么个性课程让每堂课不浪费

6月15日9时,夏雨初霁,满眼清新。在巴东县沿渡河镇陈湾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坐满了130名党员、贫困户,保持距离、戴好口罩,聆听镇司法所长贾俊杰主讲的一堂法律课。门口,闻讯赶来的10余名乡亲探出脑袋,坐在木凳上蹭课。

这是镇委党校陈湾教学点的党课现场一瞥。“本期培训主要针对贫困户,课程包括全国两会精神、乡村振兴、法律知识讲座、柑橘实用技术培训。”据村支书潘宗斌介绍,全村有1033亩柑橘,新增了500亩白柚,果农们一直求“技”若渴。

贫困户廖明琼种了3亩柑橘、2亩白柚,起初疏果、剪枝都不知从哪下手,下手重了又心疼。“这堂课很对我的口味,招招都管用。”廖明琼称,跟党员上党课,学习不跑调,内容接地气,真的是量身定制的课程。

蛮干没收成,学技术进不了课堂,廖明琼吐槽“吃了哑巴亏”。“现在晓得哪枝该剪、哪个果子该掐掉了,肚子有干货,心中不慌。”廖明琼一个劲儿点赞家门口的党课。

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党课课程村村不一样,每节课都对口对门。

沿渡河镇下辖39个村(社区),分设了镇委党校罗溪分校、泉口分校和37个村教学点,根据39个村(社区)产业布局、乡风文明建设等特点,课程设计除党建知识共性课堂外,还插入技术课、道德讲堂等差异化课程,由“大杂烩式”转向“订制套餐式”,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每堂党课不会白上,都会有硬核收获。”罗溪坝社区老党员李学安种了16年茶,在小地名“茶园包”山岭间垦出150亩茶园。镇委党校罗溪分校每期党课开班,他一节都没落下,还给周边3500亩茶叶基地的茶农志愿当起 “种茶导师”。

茶课、柑橘课、苹果课、家风礼仪课……39个村(社区)党校分校、教学点39张课表。沿渡河镇将农村党员最需要、最想听的内容编入党课,根据身边人物故事、案例挖掘本土教材,让党课冒着泥土气,有效破解党课课程难选、人员难到、听课难懂的“三难”。

从田间“土专家”到台上“教授”:身边人讲身边事够土够味且够用

“茶树经过了春茶、夏茶两茬采摘,像孕妇产后元气大伤一样,这时除草要除小、除早,施肥要沿树冠滴水线挖10公分深沟,追肥了再用土覆盖,这和先排毒、后补气一个理儿……”

茶行间,“土专家”王承才手持锄头示范,土话妙语连连。围在四周100余名茶农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笑声。”少些大道理,多些乡亲们用得上的窍门,才会活学活用。”和农作物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王承才对农村党课有个人见解。

将课堂搬到茶园,土专家将茶行当讲台,这是沿渡河镇红砂村教学点的生动实践。红砂村内红壤多、呈酸性,是种茶的天然宝地,全村茶园共计1600余亩。村支书王高勇却很苦恼,种茶技术跟不上,种茶宝地难成“生财宝地”。

进入6月,夏季茶园管护正当时。红砂村教学点将茶园除草、施肥、轻修剪、防涝抗旱等列入党课课程,邀请茶农身边的土专家、种植能手上台讲课,手中没有教案、课件,台上脱口说经验、田间随手传秘笈。

乡村“小党校”,学习大课堂。为打造农村党员家门口的乡土课堂、先锋课堂,该镇将全镇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党支部书记、实用技术人才、致富带头人等聘为教学点老师,组建一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讲师团队,让党的理论和实用技术一起走进农村,充分释放农村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台上的老师都是平时的种茶朋友,他们管的茶园比我们好,讲的内容好懂也有说服力。”贫困户陈贤银在2016年尝试种茶,如今靠6亩茶园扔掉了穷帽子,成了种茶、制茶“全能通”。党课上,陈贤银踊跃举手提问;课下,他缠着老师追问。

在“红砂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茶叶管护群”中,陈贤银在线上客串了“顾问”,哪家茶叶色调不正,哪家茶叶上长了螨虫,他都第一时间把脉、支招。

把党校建在每个村上,将党课开到家门口,沿渡河镇依托2个镇委党校分校、37个村教学点,紧扣“学什么”“怎么学”“学以致用”三个关键点,让身边的致富、道德先锋当老师,透过身边镜子看自己,让农村党员和群众如石榴籽一样凝聚、前行。

从讲台到“一红一绿”实践基地:不丢传统、不落潮流到实践中去学

初夏,走进沿渡河镇泉口村,村口张植弟故居前那块刻有“泉口精神永放光芒”的纪念碑,巍然屹立、闪耀荣光。

60年前,时任泉口公社书记张植弟带领群众在荒坡上凿出2200余亩梯田,“农业学大寨、赶泉口”一度风靡。60年后,这里成了沿渡河镇委党委(校)泉口分校,党员们在此朝圣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泉口精神”,在一级级梯田上探寻泉口力量。

在泉口分校教室,墙上挂着“女愚公”“铁姑娘”“红管家”等几幅黑白人物相框,台上83岁的泉口改梯亲历者陈发兵讲述着那段“向山要粮”的战斗故事。

“风吹石头滚下河,一场暴雨现岩壳,那时泉口吃饭全靠国家供应。”“人平要造一亩梯田、人平千斤粮,敢于改天换地、造福子孙。”“肚子吃不饱不要紧,可以勒紧裤腰带,但是坡改梯不能打赊账。”“亩产从100多斤涨到了1000多斤,泉口一时红遍大半个中国。”……陈发兵如一本鲜活的“泉口故事书”,无数党员深受洗礼。

据泉口村支书黄婵娟介绍,每到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节假日,来自州、县、镇机关党员都到泉口分校听泉口改梯改田故事,在层层梯田间追寻泉口人民的拼搏精神、创业干劲,将泉口精神转化成建功新时代的实践动力。

30公里外的罗溪分校,与泉口分校“红色讲堂”不一样,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实践基地。

罗溪分校依托“村改居”的罗溪坝社区,社区有老乡集镇所在地的底子,还有全县最大的易迁安置点和扶贫工厂、产业园,社区探索的“214”民主管理模式引发省、州媒体聚焦,打造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三峡大学挂牌乡村振兴罗溪坝社区研究基地。

“我们不仅要成为罗溪人,还要成为罗溪的主人,共同建设、呵护好罗溪这个大家庭。”6月1日,罗溪分校党课结束时,和100余名党群代表和易迁小区楼栋长参观完新社区,作为楼栋长之一的老党员彭丹升表示要继续当好美丽社区的“小管家”。

“走下讲台,到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汲取奋斗力量,引导农村党员、群众到‘一红一绿’教育实践基地上党课,在红色熔炉中锻造绿色发展的党校力量,持续为乡村振兴赋予新动能。”沿渡河镇党委书记、镇委党校校长黄祖贵这样阐释。

(云上巴东特约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段勇 责任编辑  严玉玲 审核人 邓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