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山村:以脱贫的过往 奏小康的序章

梅雨时节,巴东县溪丘湾乡火炮山村小雨淅沥,微风吹拂,难耐的炎热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还是好,不管是下雨天晴,吃水这个事反正是不要担心了,水龙头一开,清亮的自来水哗哗地就来了。”

“那是嘛,以往像这样下雨的话,早就到处找些桶啊、盆啊,把屋檐水接起了,好打杂、喂猪用。”

7月21日,三组村民谭文武坐在家门口,悠闲地抽着烟、喝着茶,和妻子唠着家常。谈到吃水的话题,皮肤黝黑、个子不高的谭文武一下子变得沉默。

蓄水池投入使用(邓正赋 摄)

“养女不嫁火炮山,吃水要到麦丰湾。”曾几何时,这句诙谐的打油诗正是全村生产生活用水难的真实写照,女方的父母一听媒人介绍男方是火炮山村的,是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的,害怕闺女嫁过去挑水路程远,受了累。受喀斯特地貌影响,全村无大型水源地,村民吃水一度要到十几里外的麦丰湾村一个名叫黄龙湾的小地方挑水吃。

“家里人口也多,天不亮就要起床去挑一回水,好做饭啊、喂猪用,中午还要去挑一回,做晚饭和洗澡、洗衣服用,用点水比用钱还抠些。”谭文武说,瘦弱的妻子曾经一次在挑水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两桶水也全部泼洒掉了,委屈的妻子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了一场。

后来,村民靠挖掘水池、水坑积蓄雨水来满足日常用水需要,遇上干旱季节,长时间没有降雨,就又需要四处挑水,这种“望天吃水”的苦日子不知何时才能熬到头。饮水问题成了火炮山村脱贫攻坚进程中绕不过的“大山”。

为使“望天吃水”历史剧不再上演,2017年,在扶贫资金支持下,火炮山村根据“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任务,按照全州“一管清水进农家”总体要求,依靠村里3处小水源点,把全村划为3个供水片区,修建800立方米蓄水池3个,100、200、300立方米供水池6个,总蓄水量达3800立方米,铺设管网37000余米,全村除3户因为海拔原因采取分散供水外,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通水那天,不少村民敲锣打鼓、杀猪宰羊庆祝,谭文武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世世代代记住党的恩情。”

除了缺水,火炮山村还有一大“特色”:缺乏主导产业。村民靠传统的农耕为生,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曾经的火炮山村是出了名的穷山沟。

“我15岁就出门打工,又没有什么手艺,纯粹是下苦力搞一些土建工程,正月初几就出门,腊月二十几才归屋,一年到头路费、开支一出,根本落不到几个钱。”六组村民胡宗兴介绍说。

穷则思变,随着年龄渐大,也厌倦了在外漂泊不定的苦日子,胡宗兴回到家乡决心在家门口创业,“种植过绞股蓝、丝绵树,也发展过苹果,但因为缺乏技术,后期管护不到位,销售也没跟上,都没弄出名堂来。”

桃树田间管护(邓正赋 摄)

综合气候、海拔、土壤等条件,经多方考察论证,火炮山村通过召开屋场院子会集体讨论,确定了以桃、李为全村主导产业,致力于打造“巴东小水果第一村”的目标。为开阔眼界,2017年底,村支“两委”组织全村20余名村民,前往四川省汉源县双溪乡和梨园乡,专程考察精准扶贫产业建设成效,学习小水果种植技术和经验。

“满山的果树,两个大石头中间的窝窝都是利用起来栽的果树,他们那儿的老百姓自己出资修建的产业路、田间路,家家户户都是纯收入几十万,把别人那个地方的地形、各个方面的条件一看,我们这二十几人当时真的是热起了脖子,信心十足。”参观考察回来后,以胡宗兴为代表的村民们浑身充满了干劲和对未来的希望:别人能把产业做起来,火炮山村也一定能。

2018年2月,村民们开始顶风冒雪整地挖窝,共栽植富桃、金秋红桃树苗1078亩71418株,脆红李387亩25500株,2019年又新发展黄桃200亩13200株。胡宗兴把自己家所有土地和租赁过来的5亩多地全部栽上了果树。

火炮山村还从陕西聘请专家定期到村里指导小水果管护技术,并组建了销售团队,加大宣传力度,走品牌之路,逐步提高火炮山村特色小水果知名度,坚定果农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去年小规模挂果,卖了4000多块钱,今年起是丰产期,我自己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这个树型和结果率,一棵树不算多的,我只算结70到80个桃子,1个桃子最低半斤,按市场行情最低5块钱一斤算,一根树上的果子,我就可以卖150到200块钱,一亩地66根树,最低就可以卖1万块钱,10亩多地就是10万块,除开农药、肥料和一些开支,一年7万到8万块钱的纯收入没有一点问题。”胡宗兴眼里的笑意怎么也遮掩不住。

文艺宣传队排练(资料图)

火炮山村还在乡风文明建设上下功夫,大力宣扬、提倡“厚养薄葬”的尽孝观念,大力整治各类豪华墓碑、活人墓,提倡不整无事酒,举办“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树立各类好榜样,组建“采莲船”“鼓儿车”“锣鼓”等各类村级文艺宣传队,结合村内实际制定村规民约,积极培育良好的民风、家风、乡风。

昔日的穷山沟,破茧成蝶蜕变成了美丽富饶的“花果山”,经过各级考核验收,2019年底火炮山村顺利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的目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火炮山村正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迈上新征程。

(云上巴东记者 田智松  责任编辑  谭晓萍 审核人  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