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宗琪:职素相济 陪伴学生一同成长

课堂上的潘宗琪

从四川大学毕业支援非洲再回家乡任教,从年轻教师成为学校骨干,从教五年来,对于巴东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潘宗琪来说,是追求专业知识不断进步的五年,是和学生们一起进步成长的五年。

现年34岁的潘宗琪出生于巴东县沿渡河镇一个偏远山村。200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四川大学英文系,毕业后签约中铁七局前往埃塞俄比亚参与援非工作。

在非洲修建公路期间,他的工资是2000美元一个月,而专业焊接工人的工资却达到了2400美元,即便是如此高的薪资,在当地却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专业焊接工。这让潘宗琪伤透脑筋,却也在他心中种下了回乡从事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种子。

2015年,潘宗琪考入巴东县职业高级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进校第一天,他便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弱、情绪不稳定、容易自暴自弃等特点,他坚持恩威并施、职素相济、因学施策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

和学生一起进行专业实验

“我们未来的工作可能更多的是接近园林绿化专业,那么今天我首先教你们一个单词,什么是园林绿化......”

潘宗琪所带的八年级六班是园林绿化班,每节英语课,他总会花5分钟时间为学生教授一些课本上无法学到,但却对学生非常实用的专业词汇。

“这些词汇与他们专业息息相关,能够真正让他们在参加工作后,将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潘宗琪告诉记者。

台上五分钟,台下十年功。即便名校毕业,但仍有很多专业词汇不在他的知识储备库中,结束每天的教学管理工作,潘宗琪仍会花上数小时给自己加油充电。

比学生先学,和学生一起学。潘宗琪在擅长的领域如此,在不擅长的领域也是如此。全州技能大赛即将开赛,全班共有7名学生被选拔参赛,为确保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够有所突破,他摇身一变成为学生,和孩子们一起进大棚、种种子、做实验,积极向专业老师请教,进而为孩子们排疑解惑,精进技艺。

准备课件

作为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虽为年轻班主任,但潘宗琪明白,真正能够改变职高生的办法是“爱”,是用对待自己儿女般的“爱”来引领他们。

学生赵玉玲在2019年刚进校时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和家庭关系紧张患有轻度抑郁症。潘宗琪在和家长深入沟通了解情况后,不仅在生活学习上对她重点照顾,还让她担任班级文艺委员,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渐渐地,赵玉玲情况好转,学习也跟上了脚步。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困难,只要找到潘老师,他总会想办法帮我们解决,有他在,我们很安心。”班长董代志说。

班上有贫困生,他积极争取政策,帮助贫困学生申请奖学金;学生身体不适,他及时给他们送药或带他们上医院;学生情绪有起伏,操场上总少不了他陪伴学生放松的身影。在学生眼中,潘宗琪不仅是老师,也是需要帮助时最可靠的“大哥哥”。

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潘宗琪的职教梦想,孕育于万里之外,却在家乡的热土上绽放。五年来,他所带的学生中涌现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先后进入本科院校深造。

     (云上巴东记者 王鹏程   责任编辑  严玉玲    审核人  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