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打开微信菜单“扫一扫”,一声清脆的声响,手机弹出“巴东党史学习教育”页面。巴掌大小的屏幕上,排满了党史百年、党史理论、云课堂等9个党史课程。
这是发生在巴东县锦瑞出租车里线上学习党史的生动特写。
“一边打的、一边学习,乘车过程成了一次进步的过程。”乘客谭先生扫描贴在驾驶室的党史学习二维码,从长江大桥到聚宝盆客运站10分钟的车程,他在“云课堂”课程栏目中,看完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视听课堂。
谭先生是一名行政机关干部,他称日常工作安排得很饱满,学习时间全靠挤,这堂设在出租车厢流动的党史“微课堂”,让乘车、学习两不误,将党史“打的”带回家。
出租车上学党史,小小车厢变成党史学习课堂,党史学习教育在巴东山城“活”了起来。据巴东锦瑞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姚红介绍,公司已在139辆出租车驾驶室张贴党史学习二维码小卡片,市民乘车途中扫描即可学习,让党史教育走进日常生活,把出租车打造成一种亲民的党史学习园地。
驾驶员向轩柱是一个工作狂,夜晚收班前总会在驾驶室再坐上半小时,扫码、学习党史。平时,他还客串党史“宣讲员”,引导乘客扫码学习,“教科书式”现学现讲身边的党员先锋。
一张党史学习卡、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139辆出租车一片 “中国红”,成为党史学习主题车厢,每日吸引上千人次关注、打卡。“每台车日均接单85单,载客150人次,每天就可能有一半市民在车厢里上党课。”姚红做了下数据分析,139个流动学习园地每年可让百万人次汲取知识和养分。
出租车是一张流动的城市名片,也是一道红色风景线。“出租车具有流动性强、辐射面广、贴近基层等特点,将党史微课堂开进出租车厢,让党史教育课堂搬到市民身边,汇聚强大的爱党爱国思想热潮。”信陵镇组织委员王辉铭说。
当下,学党史热浪一波高过一波,在八百里巴东“热”起来、“活”起来。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学, 挂牌成立红三军烈士陵园、巴东革命烈士陵园等4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播“党史云课堂”,打造“线下+线上”同步的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让党史“飞”进寻常百姓家。
(云上巴东记者 付瑞勇 责任编辑 严玉玲 审核人 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