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本网讯(记者 付瑞勇 特约记者 张安地)一年时间里,18家州直单位与巴东结对扶贫帮扶,实施了哪些帮扶举措、取得了什么成效,下一阶段如何优化、深化精准扶贫路径?3月23日,州直驻巴东县扶贫帮扶推进会召开,为助推巴东脱贫奔小康再明思路、再加力度、再添措施。
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柯东海,州人民法院院长许一鸣,恩施职院党委书记许敏,县委书记单艳平,县委副书记、县长郭玲,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国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钱才东,副县长雷玉龙,州扶贫办、州发改委等“五个一批”牵头单位、18家州直部门及县扶贫、财政、发改等部门和12个乡镇负责人参加。会议由州委副秘书长匡乐轩主持。
会上,州农业、运管、工行、银监等部门分别从驻村工作队调研摸底、科学制定和实施帮扶政策、扶贫工作成效和不足、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了详细汇报。并纷纷表示,将紧扣州、县两级党委政府扶贫思路和目标,从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培育和结构优化等精准发力,力促村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贫困户脱贫摘帽。
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巴东扶贫工作政策和项目机制运转如何?州直所驻的15个贫困村还有哪些诉求?单艳平说,在2016年,巴东理顺体制机制,着力加强组织领导、结对帮扶、制定政策和落实责任;围绕“五个一批”,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保障。同时,今年巴东30多名县领导、306支工作队深入扶贫一线开展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并扎实开展了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光伏扶贫等十大重点工程,全面启动了重点贫困村项目建设和完成了数据库疑点问题清洗工作。

柯东海作重要讲话
针对当前在扶贫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单艳平现场提出了州移民局将巴东纳入恩施州第三批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县,州卫计局在村医培训、村医保障、本土医学生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州林业局对巴东生态护林员指标给予倾斜、州农业局支持巴东马铃薯产业发展等请求。
拔掉扶贫路上“铁钉子”,脱贫步伐才会走得稳健、坚实,州发改、民政、扶贫、农业、教育、林业六个部门先后从做好项目快审快批、加大社会保障兜底政策落实力度、聚焦聚力精准帮扶、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市场主体、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引领扶持林下经济等做了表态发言。
柯东海说,巴东处于长江经济带的前沿阵地,区位特殊;属于移民大县和山区县,县情特殊;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且基础设施尚不健全,支柱产业还在培育和探索中,任务特殊。因此,巴东在脱贫攻坚中必须有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和更精准的帮扶措施。
柯东海要求,州直扶贫单位要认识再提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为民情怀,用啃下硬骨头的干劲和绣花的功夫开展扶贫工作,并把驻村扶贫工作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心中有目标;思路再明确,各驻村工作队要打开和放开思路,合理处理好脱贫与小康、项目与效益、增收与减负的关系,做好收入加法和支出减法,充分发挥贫困户的脱贫主体作用;工作再精准,调研摸底要深入一线,合理调整贫困户收入结构,立足“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思路,整体谋划脱贫产业,高位推动农副产业加工业的引进和发展;力度再加强,要制定好扶贫工作清单、项目清单和任务清单,做到无缝对接,一季度一汇报,并对进展进度汇报、公开。
柯东海强调,巴东县委、县政府作为脱贫攻坚的主体,要担负起主体责任,主动作为,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有力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打好脱贫攻坚歼灭战;充分借助利用外部资源,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做到县对县、乡对乡、村对村、企业对企业的无缝对接,做好有限文章和无限文章;全县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中,在实践中锤炼和历练自己;巴东脱贫摘帽时间由2018年调整为2019年,脱贫力度不减、目标不变,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真正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细。
同时,柯东海还就州直单位驻村工作队坚守岗位、严格请销假制度、不插手村级工程项目、不挤占冒用惠农资金等方面提出纪律要求。

单艳平代表巴东发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