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李在俊)“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6月26日,巴东县基层支部书记培训班(乡镇辖区第四期)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亚平为参训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题党课。
期间,张亚平分别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和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关于弘扬优良家风、以好家风支撑全社会好风气的重要讲话,以及巴东县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扮靓文明、美丽乡村的作用进行了系统阐释和剖析。
目前,巴东县立足农村存在的“五乱(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三风(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摸牌赌博)”现象、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立足“培育新农民、发展新文化、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的目标,陆续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文明村镇创建、“十大道德模范”“巴东好人”评选等活动,成效显著。
如何统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张亚平把“十大道德模范”“巴东好人”等评选活动统一归口为三个“最美”评选,即“最美乡村”、“最美家庭”、“最美巴东人”,最美乡村以“自然生态美、生活幸福美、文化和谐美、创新引领美”四美为引领,最美家庭要求具备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等8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最美巴东人细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明礼诚信等五大类。
三个“最美”每年评选一次,通过村、乡镇和县三级审查,每年产生5个“最美乡村”、10户“最美家庭”、10名“最美巴东人”,获奖乡村、家庭和个人将获得相应的一次性奖励和优惠政策支持。
来自大支坪、清太坪、沿渡河等乡镇的134名基层支部书记聆听了党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