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葛的扶贫魔力——记土店子村葛根基地建设

记者 付瑞勇

 



葛根基地


  “老向手脚麻利点哟,趁太阳光还柔和,午饭前把这块葛根田里的杂草锄完呀。”7月22日早上七点,谭正英和工友们在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葛根基地来回穿梭,为一株株葛根锄草“松绑”。

  谭正英口中的“老向”名叫向仕春,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右手受伤致残,儿子因车祸事故在监狱服刑,丈夫体弱多病,家中还有91岁的婆婆需要服侍,向仕春也享受到了工友们的“特殊照顾”。“今年已挣到了3000多元的工资,比种田养猪强。”在向仕春心中,葛根成了她的“救命根”。

  一阵凉风吹过,工人们转过身,不禁为一番清新景象震撼:一条条白色薄膜在田野纵横排列,在山坡上、山坳间、沟槽中,墨绿的葛根藤点缀其上,好一幅葛根产业版图。

  海拔高、沙质土壤、光照较弱,这是土店子村的地域气候个性,却是规模农业的短板。如何在夹缝中寻找生机,变不利为有利?身为将军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始人谭显猛逆向思考,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踏勘和比对,他把制胜的“法宝”赌注在葛根上。



工人们在葛根基地锄草


  虽是一场创业成与败的“博弈”,素来前卫、干练的谭显猛还是从“稳”字着笔。2015年,谭显猛选购引进了葛根种苗,在村子里空闲土地上建起了一块葛根种植试验田,经精心种植和培育,葛根长势良好。

  “葛根好种植,田间管护成本低,是个致富的门路。”打消了葛根“水土不服”的念头,谭显猛一下子放开了手脚。2016年12月,他紧跟全县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葛根基地建设的冲锋号,不到半个月,建成两个葛根育苗大棚,一棵棵葛根幼苗在苗圃中生根发芽。

  从一根葛到一个产业,规模和集约种植是助推器和动力引擎,葛根产业的扶贫效应才会充分发挥和释放。谭显猛巧妙出了一把“双赢牌”:流转承包村民田地,成片成块种植葛根,村民每亩领取租金300元,还可以在葛根基地务工增收,甚至可以成为合作社社员。

  有租金、拿工资,还可以从农民变身社员,这一种“双赢智慧”让村民们尝到了甜滋味。很快,一个400亩的基地顺利落成,40万株葛根在基地“安家”。

  如今,贫困户谭明春已是合作社社员,也是葛根基地的一名工人。“在这里做一天事,就拿一天工资,心里踏实,生活也有保障。”虽常年妻子生病,儿子终日以轮椅为伴,但现在在葛根基地上班挣工资,日子也渐渐有了盼头。



技术员查看葛根长势


  和谭明春一样,50余名村民成了基地的“上班族”。葛根取代了玉米、红薯,昔日的低产农田摇身一变成“绿色银行”,一张张生态福利存折惠泽村民。

   “等下雨了,土壤透了墒,你们要开始补植没成活的葛根苗了。”在葛根基地一垄垄的行道间,技术员谭锐丰来回走动,如一名“医生”一般,为每株“病态葛根”把脉问诊,并现场为工人们指出施治良方。

  成活率95%、病虫害控制率100%、有机肥追施100%……这一连串的可喜数据印证了一个结果:葛根产业可以敲开土店子村脱贫奔小康的大门。

  站在葛根基地里,葛根满眼葱茏,扶贫的“葛”魔力正在土店子村悄然释放。“葛根两年时间就可丰产,据估算基地产量可达到68万公斤,受益农户171户、519人,为村民创收48万元,吸纳就业52人。”谭显猛算了这样一笔清晰的脱贫账,也算出了摘穷帽的信心和希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