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拎”出致富路——巴东夏橙运输开启“空中走廊”


吊运夏橙

金灿灿的夏橙压弯枝头,银灰色的无人机穿梭山间。5月26日,在巴东县溪丘湾乡下庄坡村,一幅科技感十足的丰收图景正在上演。随着4万亩夏橙进入采收季,当地创新引入的无人机运输服务,彻底改变了果农“肩挑背磨”的历史。

“咻——”随着旋翼的嗡鸣声,一架载重30公斤的无人机稳稳降落在果园。工作人员快速系好装满夏橙的果筐,不到1分钟,这批鲜果就跨越300米山路,精准降落在公路边的集装点。“往年十个人忙活一天才能运完的果子,现在无人机三四个小时就能搞定。”村民周建军抚摸着刚运抵的夏橙算起经济账:不仅运输成本降低了20%,果品损耗率也降低了不少。

这组数据背后,是巴东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巴东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除了引入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提升水果采摘后的运输效率,还通过实施土壤改良、打造精品园建设、推广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全方位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仅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诸多难题,更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的夏橙生长期长达14个月,如今有了‘空中走廊’护航,好品质终于能卖出好价钱。”周建军指着自家果园介绍,今年采用无人机运输后,10亩果园预计增收4万元。在周建军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果农开始尝试无人机吊运等新技术,感受现代农业带来的红利。

在海拔300多米的种植区,科技赋能正在创造更多可能:土壤传感器实时监测墒情,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灌溉,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化学农药......

巴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扩大无人机服务覆盖范围,并试点果园轨道运输车等新型装备,让更多农户享受智慧农业红利。夕阳下,又一架无人机满载金果腾空而起,划出乡村振兴的美丽弧线。


云上巴东记者 焦国斌


一审:邓雅君

二审:廖薇子

三审:向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