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十八变”——小神农架村精准扶贫纪实

记者 付瑞勇 特约记者


  小神农架,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名字。在一股股精准扶贫政策春风吹拂下,这个巴东县沿渡河镇边陲小村迎来了“十八变”。

  进入新世纪,小神农架村20%的村民仍过着80年代的生活。自2015年以来,在帮扶单位鼎力帮扶下,100%公路变成了水泥路、100%农家有了自来水、100%村民摘了穷帽……近三年时间,小神农架完成了第一次华美嬗变。

  种植南方枸杞、养殖蜜蜂、光伏发电,特色林木挂出红色经济果、飞扬蜜蜂舞动黄色致富经、无色阳光“发”出财富新动能,在种、养加太阳能开发的模式下,小神农架村靠山吃山,闯出一条绿色脱贫小康路。


土里刨出金 枸杞小红果变身“小金果”


  在小神农架村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出门就见山,抬脚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田无三尺宽。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在山高谷深的地理条件下,自然逃不过交通闭塞和贫困的影子。在小河畔、峡谷中和山坡上“挤”出的一撮儿土地,何以“刨”出金?

  早在2013年,辞职的村干部李万年瞄准了小神农架村雨水充沛、晴雨天分配均匀的气候特点,从建始枸杞珍酒厂引进了枸杞苗木,在家乡发展了15亩枸杞基地。同时,组建成立了露水珠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了5名村民入社。不到一年时间,一颗颗红嫩的枸杞果挂枝头,枸杞很快“服”了小神农架村的水土。

  一斤熟透的湿枸杞5元一斤,一亩平均收入8500元,比种玉米、红薯划算得多,很多村民见识了红果子的魅力。2014年12月,在生意场上滚爬数年的王石先当选上了村支书;2015年,县教育局牵头扶贫帮扶点定到了小神农架村。山村里有了贤内助,来了外援,产业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采摘成熟的枸杞


  穷怕了的村民把翻身机会赌注在了枸杞上,可热乎劲儿却在一个问题上“冷”下来:要从建始枸杞基地购买苗木,每亩要2000元押金。一笔大开支,村民根本拿不出来,王石先一户一户发动,并请求帮扶单位申请到了扶贫创业贷款。

  交了押金,拖回来了苗木,不到一个月时间,一株株枸杞苗在田间、公路边、坡坎上安家,200亩枸杞产业模块基本形成。“种枸杞是门轻松活儿,收益也还不错,比在外面打工强。”贫困户易永军把7亩口粮田全部种上了枸杞,成天泡在枸杞园锄草、施肥、剪枝,他把枸杞比作脱贫的“救命稻草”。

   “瞧!我才摘了1个小时,小篮子就快满了。”王少银的手指在一颗颗红透的枸杞间穿梭,不时举起竹篮向记者炫耀战果。王少银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亩平均收入8000元,还有660元奖励和1500元退耕还林补贴,一亩1万余元的经济账“算”出了小康新希望。


空中“飞”来宝 小小蜜蜂酿成甜蜜事业

     
  植被丰茂,这是小神农架的地域标记。花种多、花期长、蜜源广,这里成了蜜蜂采花酿蜜的“风水宝地”。在小神农架村,村民借机和蜜蜂玩起了互惠游戏,酿造出脱贫致富的“甜蜜事业”。

  清扫蜂箱上尘土、开盖割蜂蜜、过滤装瓶……9组贫困户夏愚昌忙得团团转,被村民笑称成勤劳的“老蜜蜂”。夏愚昌是一个单身汉,以前好吃懒做,村民都躲着他走路。如今,他养蜜蜂、种枸杞,腰包一天天鼓起来,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野生植物花粉,自然酿出纯正蜂蜜,甜在深山不行,要“甜”到都市人的心里。“小神农架来了一群只采花的队伍,猜猜他们是谁?”“这个玩意和原始土蜂蜜只有小神农架村盛产。”……今年快50岁的村支书王石先是一个“网络控”,经常玩微信发布村里新鲜事,还为养蜂人义务当起了网络代言人。



打扫蜂箱


  30多岁胡青是一个养蜂大户,拥有蜂箱100余箱,是村里的“蜂王”。每到夏天,他就背上蜂箱爬上山顶,到了冬天,再把蜂箱转移到山下。有时,一个单程下来就要搬运一个月。“一年四季都有花粉,蜜蜂24小时不停地干,财富就这样积累起来了。”在养蜂中,胡青悟出了一套随季节迁徙的蜜蜂酿蜜之道。

  “叮咚……”养蜂户叶海洋的手机上弹出一条信息,乍一看,是一宜昌客户采购蜂蜜的信息。10斤装瓶,捎带到集镇上快递寄出,150元一斤,1500元很快转到了他的支付宝上。目前,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养蜂户开始在网络上寻“蜜”新商机。

  100箱蜜蜂20户,30箱蜜蜂30户,户均收入5万以上,这一串数据见证了小蜜蜂到大产业的神奇“集群效应”。目前,小神农架村越来越多村民正把养蜂这个甜蜜事业进行到底,甘做脱贫一线的“小蜜蜂”。


阳光“晒”出钞票 一束光折射一张存折


  一排排光伏电板横卧于田野,在阳光的照耀下,逆变器嗡嗡直响,这是小神农架村新落成的光伏发电站。晒着太阳就有收入,太阳也帮忙"赚钱",小神农架村民做梦都没想到。

  “还真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晒晒太阳就涨收入,太神奇了。”自光伏电站开工,贫困户魏学军一直在建设工地做工,有时遇到阴雨天气,他和工人们在泥泞的坡地上施工,一心只想把电站早日建成。



光伏电站


  守工地、管材料、挖坑桩,村民们自发组织起义务工,打响了抢工期、赶进度的突击战。4月20日,不到一个月时间,占地8亩的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当电闸推合的一刹那,电表“呜、呜、呜”转动起来,村民周约俊激动得心都快蹦出了脑门。

  30度坡度、海拔高、日照充足,光伏电站为小神农架村送来了“阳光收益”,光伏扶贫也照耀了小神农架村脱贫攻坚的“光明路”。目前,日均发电1000余度,每一束光投射出的就是一本本生态存折。

  2016年,小神农架村从贫困村出列,村民们摘掉了几代人的穷帽子。仅仅两年时间,一个荒村完成了精彩“十八变”。“下一阶段,我们依托红色种植、黄色养殖和无色能源开发三个产业板块,发展零星的水果经济带,做好有益补充,让小神农架村在小康路上跑得更快更远。”王石先信心更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