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哥躬耕百十天,野生散养君莫嫌,瓜熟蒂落巴土香,皮脆肉沙味甘甜……即可游步亲采摘,官渡沙坪来相见。”8月5日,一首打油诗在朋友圈传开,不到一周,沙坪村富隆富硒农庄6亩西瓜第一批成熟瓜全部销售。这是驻巴东县官渡口镇沙坪村第一书记徐辉旭支持农庄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水果、提供务工岗位助力贫困户脱贫的一件小事。
沙坪村位于长江巫峡口北岸,8个村民小组,村民316户11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537人。2015年县委、县政府把沙坪村纳入精准脱贫整村推进村,当年12月,县交通运输局推荐、县委组织部选派徐辉旭到沙坪村任第一书记。近两年来,这个第一书记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村里广为流传。
沙坪村的“公务车”
“家住八组的刘丛怀、四组的向家孝均已七十高龄,行动不便,每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了让两位老人参加活动,他总是提前开车把他们接到村党员活动室。”该村副主任李大兵说。
这样,调解纠纷、发展产业、开屋场会、道路施工,徐辉旭总是开着“公务车”,毫无怨言地服务村民。
一次,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六组李远成、向传西、张贵成走回去太远。徐辉旭看到他们正在发愁,连忙开车将他们送回家。徐辉旭接送六组李远成好几次了,他心想:“徐书记送我这么多次了,我得给他‘油钱’”。便顺手从兜里掏出20元钱塞给他,徐辉旭婉言拒绝。
500多天,每天行程数十公里,先后几次更换轮胎。在扶贫路上,徐辉旭的私家车成了名符其实的沙坪村“公务车”。
沙坪村的“亲戚”多
作为第一书记,徐辉旭在村里的联系户有九户。现在九户贫困户都成了他的“亲戚”,最有缘分的要数刘丛怀老人家。
徐辉旭介绍说:“之所以和老人家很有缘分,是因为刘老今年69岁了,到农历7月19日就是他七十大寿,比我父亲大两岁。我参军三年,刘老的儿子还正在服兵役,我应该替远在部队服役的刘先才照看着老人。” “过年了,他儿子不能回家尽孝,我就去送几瓶酒。八一建军节他儿子要为国尽忠,我就送点生活用品慰问一下,让做父亲的多一份自豪。每天路过门口就钻进屋要口水喝,从两老的眼中我能感受那份对儿子的溺爱,也让我对这里有一份家的依恋”。
“徐书记把刘丛怀家当成了自己家。”村支书周明如是说。
徐辉旭把刘丛怀老人当作家人,其余的八户贫困户成了他的亲戚。通过走访,徐辉旭了解到有一位联系户今年家庭变故较大,本身患有眼疾,与妻离婚,儿子出外务工,对妻子、儿子的怨气非常深。刚开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因懒至贫”的联系户。徐辉旭加了这个农户的手机号和微信,最多一次就聊了62条短信。“这一次‘热恋’般的短信聊天,增添了他生活的勇气,对妻子、儿子的怨气得到一定的化解。”徐辉旭告诉记者。
通过走访,原来称徐辉旭为“徐书记”的九个联系户慢慢叫他“小徐”了。从书记到群主,通过网联外出的务工村民,他的“亲戚”从9个一下了上升到1000多个,让全村人不论在家还是在外,时刻都能保持联络,时刻都能掌握了解到村里的情况。
沙坪村的众期盼
如何让161户537人摆脱贫困,徐辉旭没少操心。
沙坪村整村地域成漏斗状,七八组位于斗底,一至六组环绕斗顶,海拔自底部600米到顶部1200米落差较大,导致全村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大于30度的坡地,且土质属于红沙坡,肥性低、保水性差,基本不适于农耕。一至六组位于斗顶无水源,人、畜、农作物全靠天河水,七、八组处于斗底水质较好,但因地质原因水土流失严重。沙坪源于流沙成坪。
唯一的地利条件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水果生长。徐辉旭了解到七、八组的空心李子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他同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数次拿脉问诊,最终确定种植桃树,打造“桃李沙坪”成为该村产业脱贫的目标,承载着所有贫困户的脱贫梦想。
今年,徐辉旭和村支两委干部经多次研究,选择春桃、蟠桃、夏至桃、白银桃、冬桃等多种品种,实现“四个月有果可摘,八个月有花可赏”。配套桃树种植产业,该村又筹建了加工包装厂房、果蔬储藏冻库、8公里组级产业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