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到小镇的惊艳蝶变——罗溪坝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李才文

美丽罗溪坝一瞥(段勇 摄)

  四面环山,中间小平原,神农溪支流罗溪纵横其间,上坝、中坝、下坝呈阶梯分布,故赐名“罗溪坝”。这个巴东县沿渡河镇东南角的小村镇,宛如一个袖珍“小江南”。

  5.6平方公里、9个村小组、4442口人,作为原罗溪坝小乡政府所在地,罗溪坝村是一个典型的超级大村,也是周边20余个村、2万人口的综合枢纽。2018年4月16日,罗溪坝17栋小高层集中安置房抽签分房,易迁户304户1070人入住。人口大集聚,学校、医院、银行网点、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大集合,昔日的山村到今日的小镇,如何创新和转变乡村治理和建设模式?罗溪坝村酝酿着一场静悄悄的变革。

  连续十年信访“三无村”,妇女走下灶台上舞台,易迁户楼上居住、楼下上班,一幕幕美丽乡村新气象背后,罗溪坝村支两委和驻村扶贫“尖刀班”用好了党、干、群一心的基层组织堡垒,乡风、家风、民风美丽互动,“安置点+扶贫工厂”牵引易迁新模式的三根“定海神针”,让淳朴乡风沐浴绿水青山,乡村振兴孕育金山银山,演绎了山村到小镇的惊艳蝶变。

  党员干部当好家:10年无一起越级上访事件

  矛盾纠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100%,连续十年无重大事故、刑事案件和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罗溪坝村一直在保持和刷新“平安指数”,荣登恩施州“三无村”名列。和十连冠的“平安指数”相对应的是飙升的“辛苦指数”,罗溪坝村支两委建强战斗堡垒“一盘棋”、推行民主管理“一张网”,干群一心攻下平安阵地。

  苦干加巧干才会能干,关键要在“干”字上下功夫。全村34名党员、10名村小组长,该村组建了“党员+组长+村民代表”矛盾调解小分队,紧扣“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关口,构建了村民代表、组长、党员再到村委会的矛盾化解“分层递进”的工作格局。田界分歧、打架斗殴、赡养纠纷、邻里矛盾等常见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双方当事人的性格、为人甚至谁对、谁错,组长、党员可谓是“一本通”,充分凸显了“身边人调解身边的事”的近亲效应。

成功调解一起纠纷(谭永松 摄)

  2014年7月21日,三组村民李某波用摩托车送李某连回家,途中与一辆三轮车相撞,李某连左手受伤被送到医院治疗,两人在医疗费用上发生了争执,一番好心换来了烦心,两人也由好邻居变成了仇人。小组长谭志锐和党员刘学文组成“和事佬”搭档,组长巧言相劝、党员解读法律,在一唱一和下,两人在赔偿费用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并握手言和。这是罗溪坝“草根”调解队的生动实践。目前,该村成立了村务监察委员会、村级财务管理小组、老年互助照料中心、民兵连等组织,定时召开屋场院子会、村民小组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村里的事村民自己说了算,让村务管理成为一张透明的纸,基层治理真正沐浴在阳光下。

  打牌、唱歌、聊天,老年互助照料中心好比老年人的第二个“家”,每位老年人都能找到一块小天地。今年70多岁的付某树,喜欢谩骂、挑事端,是邻里乡亲眼中不守规矩的老顽童。2017年,他成了老年互助照料中心一位常客,很快和老年朋友打成一片,仿佛找回了本真自我。“这些老朋友和我一个时代的,彼此想什么、需要什么,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在这里很暖心、贴心。”如今,付某树似乎变成另外一个人,热情、友善、健谈,还主动退出了低保。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宣讲新政策(谭永松 摄)

  基层党组织引领、自治小组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党心与民心同心、民生与民心同向,描绘了党群、干群同心圆。“我们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带头执行政策,逢人必讲政策,深入践行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让每位村民拥有‘我是罗溪人,我骄傲’的自信和自豪。”据村支书记钱坤贤介绍,目前,全村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乡贤返乡献智的现象明显增多,“大雁归巢”为罗溪坝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位乡贤,就是一团星星之火。2012年,在浙江义乌、江苏扬州、广西桂林已拥有四家酒店的张洪权毅然回乡,酒店交由妻子打理,自己则由大都市的老板变成偏远山区的村干部,张洪权源自一种情怀:心中装有父老乡亲,挣再多钱不如他们的一张笑脸。引进工厂、创客入驻,借鉴吸收和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张洪权用积累的人脉畅通了罗溪坝乡村振兴的命脉。和张洪权一样,一位位乡贤能人怀揣故乡情结“智”拼“罗溪梦”,激活了乡村建设一池春水。

文明“内功”超能量: 一场颜值到品质的乡村蜕变

  田野阡陌纵横,乡村公路蜿蜒,河水潺湲、街道整洁、民风淳朴,一幅罗溪坝美丽乡村画卷从山脚向山顶铺展开来。练好文明“内功”,打好“六城”同创组合拳,文明乡风如一个超能量原子,引爆了罗溪坝村颜值到品质的乡村蜕变。

  大村中有小镇,罗溪坝村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初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镇级卫生院1所,银行网点、供电所、水厂各1处,在城镇化背景下,罗溪坝村支两委逐渐从村民自治转向社区治理,积极探索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用文明乡风引领景美、人美、风尚美的“美”变。

小镇市政设施建设(谭永松 摄)

  几年前,在罗溪坝村流行着“吃酒就是要把人吃穷”的口头禅,村民抱怨的是“在酒席乱象中背上了人情债”。小镇上,每到结婚、升学、过生日高峰时,一条街上各种宴席六、七场,村民一家子分头赶场送礼。人情债是最大的债务,它产生的最大根源也在“人”,为此,该村建立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开展道德评议活动,打响一场破除人情风、整酒风、鞭炮风等群众运动,一些陋习纷纷湮没于老百姓的民声、民意中。

  背逆强劲的整顿风,村民向某奎办乔迁宴,还燃放烟花爆竹,称得上是“顶风作案”。村支两委立即使出一连串狠招:罚款100元,写检讨书,张贴于村委会公示栏和小组长门前,清除鞭炮残渣,义务打扫3公里乡村公路。“放鞭炮伤风败俗,真不能干,怪我没有学习、没有遵守。“向某奎出尽了洋相,吃尽了苦头,每天都要把村规民约拿出来读一遍,时时给自己敲警钟。如今,四章41条的《罗溪坝村规民约》成了全村“治村宝典”,“规”来了好习惯、“约”来好风尚,还成了全镇39个村参考蓝本。

广场上的夜生活(谭永松 摄)

  立规矩,还有立精神、树先进,文明新风才会涤荡不息。近几年来,罗溪坝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媳、好夫妻等评选活动十分火爆,村民们用实际行动争星、夺星,悄然兴起一股“追星”时尚风波。“家和万事兴,家风好了,万事也就顺了。”摘得“最美家庭”称号的李芳喜两儿子结婚成家不分家,两儿媳亲如姐妹,一家人生活和美,邻里关系和睦,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好乡风、好家风带出了好儿子、好妯娌,也扮美了“最美家庭”。

  每到夜幕降临,罗溪坝村委会前广场上一派热闹,广场舞大妈们伴随音乐翩翩起舞,“种得好田,跳得好舞蹈,这才叫新生活呀。”2组村民陶中旭每晚都会骑着摩托车送妻子李云桂跳广场舞,过一把舞瘾。昔日的七个赌博场不见了影踪,广场挤爆了,走下麻将桌、灶台,走上舞台,村民们练好了一身文明“内功”。目前,借助“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群众捡拾河边垃圾守护美丽罗溪;周一到周五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值班驻守集镇街道路口,站好“民警岗”“城管岗”保畅疏堵;拆除违规广告牌、整治出店经营摊位,掀起“六城”同创全民运动……文明乡风如“润物春雨”,释放了罗溪坝颜值到气质蜕变的超能量。

“迁”出小康新生活:“安置点+扶贫工厂”圆了脱贫梦

  楼上居住,楼下上班,这是上班族梦寐以求的场景,而在罗溪坝村小高层大型集中安置点,这已成了鲜活的事实。2017年3月,罗溪坝村小高层大型集中安置点开工建设,历时一年时间建成,2018年4月16日,304户1070人易迁户抽签摇号入住新房。挪出了穷窝,迁进了小镇,如何完成农民到居民身份之变,从靠种田吃饭到靠手艺吃饭,这成了政府和易迁户的一道未知的“方程式”。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输血+造血”才会加出脱贫内生动力。一时间,来自全镇31个村1000余人融入罗溪坝村,强大的人流虽增加了集镇基础设施承载压力,却注入了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沿渡河镇探索践行“政府+企业+贫困户”的路子,建设易迁户家门口的扶贫工厂,巧妙转变人口压力为人口红利,引爆“易迁点+扶贫工厂”脱贫模式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小高层大型集中安置点(段勇 摄)

  “搬进了新家,找到了好工作,挣点轻松钱,做梦都梦到能过上这样幸福的日子。”6月10日早晨8点,小高层集中安置点的熊星萍如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步行到扶贫工厂上班。每天在流水线上重复将牛皮条打成结的机械动作,一个月下来,熊星萍能挣到近2000元的工资。这家扶贫工厂名叫巴东县瑞晨宠物制品有限公司,由个体经营户沈传兵牵手邱德仲创办成立,3条生产线吸纳了30余名工人上岗就业。

  在扶贫工厂,63岁的邱侯勋和28岁的儿子邱任成为流水线上一对“父子兵”,每月创收4000余元;患有风湿病刘祥群摆脱了对床的依赖,靠双手打工挣点零用钱;患有轻度抑郁症的谭怀敏成了月薪2000元的上班族,变身家人和邻居们眼中的“正常人”……不再看天吃饭,一双手挣来了一张张红票子,挣回来满满的尊严和自信,扶贫工厂带来贫困户的物质和精神双丰收。

易迁户在扶贫工厂上班

  扶贫工厂开到家门口,脱贫摘帽有盼头。目前,无纺布厂、眼镜厂、鞋带厂、服装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入驻,在小高层安置房一楼,一台台缝纫机、加工机械整齐排列,一个个扶贫车间成为安置点新风景。“在楼上安居,在楼下乐业。”来自红岩村的易迁户段远成搬进了三室两厅的小洋房,忙着对室内进行简单的装修,他寻思打理好了安乐窝,就到楼下扶贫工厂,让自己从地道农民彻底变成工人。

  2.5公里、宽9米的移民大道贯穿小区,安置点交通有了“微循环”;计划把河道上三座桥改造成风雨桥,为安置点点染上自然、朴素的色调;对17栋安置房选楼长、系列楼栋管理制度上墙、增设公共垃圾桶,引入社区管理模式……“现在,咱们村党建战斗堡垒强大了,基础设施健全了,我们还要发展绿色经济,向青山绿水要小康。”驻村“尖刀班”班长曾冰边描绘小区新景、边勾勒小康蓝图。如今,在1600亩柑橘、1200亩油菜、200亩茶叶、3家合作社、1个光伏电站、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版图下,山村到小镇的惊艳蝶变将持续发酵和演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