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连民心】野花谷里享甜蜜

记者 谭平 特约记者 谭海涛

王祖华(左二)正与村民交谈  

  7月7日,农历的小暑,当巴东县城市民坐在空调房消暑时,绿葱坡镇野花坪村谭志喜的老婆却在忙着为前来避暑的客人服务。三年前,他们一家五口还挤在海拔1700米的一栋土木屋里,四面透风,摇摇欲坠。

  在野花坪村,共有89户像谭志喜一样的贫困户,只花两三万元就搬进了超200平方米、“别墅”结构的两层楼房里。说起两年时间告别贫穷,集体吃上旅游饭的日子,谭志喜一个劲儿地说:“我们这些贫困户能在野花谷里共享甜蜜,幸亏有位好带头人王祖华。”

  自定铁规带领乡亲兴家业  

  2008年10月,退伍后创业有成的王祖华不计成本,出资修路、帮助困难群众的做法得到村民肯定,在村支“两委”换届时,他被高票推选为村支书。

  任村党支部书记当天,见过世面的王祖华就暗下决心,一定想方设法让野花坪村脱贫,让乡亲过上好日子!为实现这个目标,他给自己定下铁规:不拿一分工资,不占一点便宜,不存一份私心。

  为确保公开透明,王祖华邀请镇纪委、驻村干部、镇财政所审计人员、村里党员和代表50余人,对村内所有项目进行财务审计,并全程录制成光碟供村民随时查看。村民陈玉红感慨地说:“通过这次审计,让我明白王书记为村里的发展付出了许多。”

野花谷一角  

  王祖华时常提醒村班子工作要过硬,他要求工作要有‘记者招待会’的标准,经得起群众的问询和质疑。对村干部于涛来说,王祖华的担当精神让他印象尤为深刻:“王书记就像个冲锋员,不仅对群众期盼的事第一时间去办,还对歪风邪气坚决抵制。比如,他对亲戚无理阻路苦劝无果,就铁面报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些做法深深打动着我们每位班子成员,还深得群众的信赖。”

  十年来,在王祖华的带领下,野花坪村新修公路110多公里,硬化主干道24公里,引进项目近20个,80%的农户吃上安全水,村级主干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桎梏逐渐打破,村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这些变化的背后,王祖华垫付的资金超过百万元。

  做强易迁工程扮靓野花谷  

  7月的一天傍晚,夕阳西下,晚霞妖娆,漫步野花坪村“洋桥新居”,仿佛置身美丽的画卷:搬迁户房子统一规划,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簇拥,林荫树下水泥路贯通,近百栋粉墙黛瓦、宛如别墅的村居掩映在青山翠柏间,三三两两的村民或聊天,或散步,欢声笑语不时传出……

  “以前,这里穷得叮当响,几乎与世隔绝,大部分人温饱都成问题。白板村、落后村,一顶顶‘穷帽子’紧紧扣在我们头上,全村青壮年光棍有50多人,年轻人都盼望早日离开这里。”村民郝德清谈起野花坪村的过去如数家珍。

  2014年,王祖华和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多次召开会议,决定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精准扶贫政策,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模式,在一个小地名为“野花谷”的地方,分批集中安置从高山上搬下来的贫困乡亲。

游客正在野花谷游览  

  搬下山来住,是乡亲们渴望多年的事情,但不少人却出不起建房的钱。在王祖华心里,那些住在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的贫困户,始终是他放不下的牵挂:不把他们搬出来、聚起来,改善生活、发展产业都将是一句空话。

  在实施搬迁过程中,王祖华无偿捐出地基,并向搬迁户承诺:“你们能出多少是多少,差的钱我来贴!”村民进行特色民居改造缺钱,他送来免费挖掘机和机瓦、木料等原材料;九组谭栋亏老人缺钱建房,王祖华送上4万元钱。

  村干部沈爱郡介绍说:“对贫困户伸援手,王书记都不承认是自己帮的,而是告诉群众全是国家好政策,一些村民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10年来,王祖华从未拿过一分钱,他的工资全部分给其他村干部;逢年过节,他挨家挨户看望组长、村民代表和特困家庭;私家车村干部可公用,一切费用自己掏。一桩桩、一件件为民解忧的故事,村民都记在心间,每年春节,很多群众都会自发去给王祖华家拜年。

  贴钱盘活资源吃上旅游饭  

  “规范新农村百姓拍手叫好,住进豪华楼全家齐声喊棒。横批:共产党好”。杨连叁是野花坪村首批从土坯房搬进“洋桥新居”安置房的贫困户,他在新房门前用这幅对联道出了心声。

  近日,野花坪村4组村民陈斌每天一大早便出了门:这个月,投资50万元,占地200多平方米的酒厂就要开始试生产了。这个酒厂由陈斌和另外两名贫困户所有,但他们没有投入一分钱,而是王祖华赠送的。

  在外打工的汪彩琼今年应聘到野花谷公司上班,将家里空闲的房子、土地、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入股,丈夫在公司开上工程车,公公、婆婆从事栽花、种菜等劳务,全家人都吃上了旅游饭。

建设中的吊脚楼  

  “要不是王祖华书记思路清晰,敢作敢为,我们做梦都没敢想,这辈子还能在野花谷这个穷山沟过上甜蜜的生活,现在感觉越来越有奔头。”交流中,这是野花坪村村民说的最多的话。

  “村干部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规划师’,让村民实现长久致富,这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担当。”在王祖华看来,要想村民真正过上好日子,除了改善基础设施、扶弱帮困,最根本的还是扶志兴业,安居更乐居。他在“洋桥新居”的基础上,对野花谷进行“休闲度假、农旅融合”定位,盘活“天然氧吧”等旅游资源,引进外地优质企业,集中打造集户外运动、避暑度假、峡谷漂流、乡村民宿于一体的“最梦幻的印象野花谷”。

  目前,该项目的游客接待中心、农家乐、度假小木屋、观光车道、河道建设正在施工,中草药、红枫基地、百果园建设和锦鸡、豪猪等特种动物养殖项目已开始启动,部分别墅民宿已完成装修对外试营业,累计完成投资近5000万元。

  如何让村民“分一杯羹”?王祖华积极引导他们将二楼装修成客房,打造“微旅馆”,建实农家乐、采摘园,集中发展种、养、酿等产业。积极吸纳村民就近务业上班,每年仅工资发放达100多万元。

  这个夏天,王祖华的努力初显成果。“野花谷”试营业推出的50间“微旅馆”已被全部来自南京、杭州、武汉的游客住满,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为期2个月的“秘境巴东”康养休闲之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