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讲座
云上巴东报道(通讯员 向勇)她,丢下不满3岁的孩子,作别西湖,毅然远赴千里之外的巴东县对口支教。因为,她心里装着更多的山区孩子。
她叫朱晓岚,曾获得杭州市教改之星金奖和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教学活动评比一等奖,被评为杭州市教坛新秀。现挂职信陵镇光明小学,担任副校长职务。
2018年,她踏上挂职岗位。她知道,扶贫支教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但,从她出发的那一天起,她就在盘算如何用好这500多天,如何让下城的先进教学理念在国家级贫困县生根发芽。
“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刚来巴东,朱晓岚常常这样感慨。
辅导学生
如何让儿童享受识字学习的乐趣?朱晓岚组织了《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讲座,又开设“微课学习”。
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讲座中,她从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儿童的学习心理入手,引导老师看清课本编写意图、文本特质、构字规律,让老师充分感受到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契合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同时,她亲身示范,设计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儿童享受识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开设“微课学习”讲座时,她以光明小学教师现有的水平为基点,讲述自己在微课制作中所走的弯路。她只希望,光明小学的老师能够“弯道超车”。
她还为光明小学的数学老师申报了网络教研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该小学的数学老师观摩了长江三角洲的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的讲座和课堂实录,认真完成了教学案例反思、课例实践等多项作业,业务素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送教下乡
朱晓岚是个闲不住的人。完成校内工作后,她又与下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前来短期挂职的陈莹老师一起,走入乡村开展送教活动。
她先后走访了官渡口镇中心小学、童家坪小学、阳光小学等,为当地的年轻教师提出宝贵的教学建议。今年5月,朱晓岚来到马鹿池小学,开展了《道德与法治》优质课送教活动,为教师做了《如何有效利用教材绘本》的学科讲座。
如何提升办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朱晓岚开出一剂良方:加强下城、巴东两地教育交流和碰撞,实现以研促教、以研兴教。
朱晓岚积极联络杭州下城区景成实验学校,邀请景成学校教师来光明小学帮扶支教,并促成光明小学和景成实验学校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教研交流活动的不断开展,两校之间形成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教研氛围。
阔别家乡,来到山区巴东,朱晓岚常在夜深人静时想念家乡,想念孩子。她常常问自己:是不是对自己的孩子太绝情?她在日记中这样回答:对孩子,我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对来巴东,我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责任编辑:段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