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东县城全景(吴以红摄)
在日前落幕的“七载东湖情·共品六口茶”
恩施硒茶品鉴周活动中
汉水神农(湖北)饮品有限公司
斩获“恩施玉露泡茶用水茶韵水魁”称号
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得“恩施玉露茶王”称号
一场关于绿水青山
与金山银山的双重认证
让巴东站上了
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01
好水生佳茗:
玉露茶中的生态智慧解码
晨曦初露,巴东群山间薄雾氤氲,清冽的山泉沿着青石缝隙欢快流淌。汉水神农(湖北)饮品有限公司质检员正取样检测,水质检测仪显示:PH值7.3,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小于100mg/L,富含硒元素。“这样的天然软水,是成就一杯好茶的灵魂所在。”

神农溪泡茶用水生产车间
斗茶赛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对汉水神农(湖北)饮品有限公司的泡茶用水赞不绝口。该公司水源地取自神农架南麓原始生态区,为亿万年岩层孕育的自涌冷矿泉。水流经二叠纪三叠纪岩层裂隙缓慢渗透,天然过滤净化,形成低钠、低矿化、弱碱性的珍稀水质,使水源天然富含生物活性硒。
巴东地处武陵山脉富硒带核心区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66.21%,凭借独特的地质条件孕育出富含偏硅酸、锶等微量元素的优质水源。县水文站监测数据显示,全县12个主要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Ⅰ类标准,堪称天然的水质博物馆。

“我们建立了从水源地到生产线的全程质量管控体系。”
汉水神农(湖北)饮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建设的智能化灌装车间,采用无菌冷灌装技术,确保每一滴水都保留天然活性。
目前,公司开发的“泡茶专用水”已进入全国多家高端茶馆,成为茶道爱好者的心头好。此外,公司生产的神农溪矿泉水已成为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湖北省和武汉市两会等大型活动、会议指定用水,在全国各地布局门店1700余家、销售额超5200万元,成功推动产品走出湖北、走向全国。
02
匠心铸茶王:
传统技艺到产业变革的绿色之路
高山云雾出好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采茶工人就穿梭在溪丘湾乡的茶园间。
“只采一芽一叶,长度必须精准控制在2.5厘米以内。”
她们灵巧的手指在茶丛间翻飞,嫩绿的芽叶准确落入竹篓。

茶园一角
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生产的“恩施玉露”产自北纬30°的黄金产茶带,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茶园。这里得天独厚的漫射光照与富硒土壤孕育出茶叶的独特清香,传统蒸青工艺则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鲜爽口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检测报告显示,该产区鲜叶茶氨酸含量高达3.2%,远超普通茶园。
在现代化制茶车间里
传统工艺与智能科技完美融合
蒸汽杀青机以精准温度处理鲜叶,老师傅多年的制茶经验与智能温控系统相得益彰。
晾青环节特别保留了土家吊脚楼的木质结构,让茶叶在自然的空气对流中缓慢失水。
最关键的揉捻工序,企业创新研发的“阶梯式压力调节”设备,精准模拟传统手工“轻——重——轻”的力道变化。
巴东作为恩施硒茶的核心产区
通过品种改良、标准化生产、品牌打造
推动茶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03
“水茶共舞”:
生态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好山好水出好茶,好茶还需好水泡。”
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介绍,此次“水魁”“茶王”双丰收,不仅验证了巴东的生态优势,更展现了“水+茶”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
2024年3月,汉水神农(湖北)饮品有限公司与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战略跨界合作。双方以“水为茶之母”为理念,历时10个月联合攻关,通过千次水质调配测试与百场专业品鉴,最终锁定神农溪泡茶水与茶叶的黄金配比。
这一合作不仅开创“水茶联名”的新模式
更推动茶文化体验迈向更高维度
以科学化、精准化的泡茶用水方案
释放每一片茶叶的本真之味

师生探寻茗茶文化
目前
巴东正探索“茶旅融合”“水经济+”等新模式
打造集种植、加工、体验、销售
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巴东县委副书记沈浩然充满信心地表示:
“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巴东的好水好茶香飘万里,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华丽蜕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当清冽的甘泉遇上芬芳的茶香
巴东人民用智慧与汗水
在武陵山脉间谱写了一曲
动人的绿色发展交响曲
这片神奇的土地
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
守护好生态底色
就能绘就最绚丽的发展图景
云上巴东记者 邓雅君 焦国斌
一审:郑宸
二审:廖薇子
三审:赵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