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付瑞勇
美丽洞坪一隅(资料图片) “种甜玉米划算,7000多元又进了腰包,这日子有奔头。”今年,巴东县茶店子镇洞坪村村民高映健种了4.5亩甜玉米,足足收了1万多斤玉米棒。像他一样,全村种了300多亩,甜玉米带来了百姓“甜蜜”生活。 走进洞坪村,在青山绿水映衬下,一栋栋特色民居、一排排蔬菜大棚、一条条水泥大道,勾勒出一幅清新、时尚的新农村画卷。村民无不感叹:田园生活过得不够味儿,还追赶时髦尝鲜都市现代生活。 村级产业茁壮、村民矛盾消融、乡村文明绽放,美丽乡村颜值和气质频频刷新。洞坪魅力何处来?何来神笔点睛了美丽乡村? 村级产业“打底” 健壮骨架凸起来
一个乡村美与不美,村级产业如同一幅健壮的骨架,“美丽经济”须秀出来。洞坪村天生就有这样一幅好“身板”: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河流交错,降水、热 量十分充沛,且距集镇不足3公里。从一开始,洞坪村积极探索“美丽乡村+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打造集镇蔬菜供给的“菜篮子”。 调结构、打基础,抓龙头、大投入,在发展村级产业上,洞坪村下笔有力度、有深度。在村支书记高雨龙的牵头下,成立了绿健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设施蔬菜,发展蔬菜大棚122个,种植辣椒、茄子、蕃茄等蔬菜600亩,蔬菜大棚一时把该村点缀成一道风景线。 “成块成片种菜效率高,效益也好,赚钱倒不说,老百姓还跟着沾了光。”村民高华租种村民土地,种植了20多个大棚的辣椒,长势喜人,红红的辣椒销到了大都市,收回了厚厚的票子。一亩地350元租金,还做工拿工资,腰包鼓起的村民喜上眉梢。 种蔬菜挖掘的是“绿色财富”,延伸拓展绿色产业链,洞坪村在畜禽养殖上有谋而动。五组村民唐艳萍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投资50万元建起了生猪"150"栏圈,年可出栏生猪400头以上,纯收入15万元左右。搞火了“半边天”经济,唐艳萍成了洞坪村有名的养猪“铁娘子”。 在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两支“水墨笔”打底,洞坪村已跻身恩施州蔬菜专业新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产业骨架健壮起来,“美丽经济”丰盈起来。“把握好全 县“城郊菜篮子”工程 这一机遇,用好这里独有山水、土壤和交通条件,让特色农业这支“笔”为集体经济描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村支书高雨龙这样生动比喻。 调解矛盾“上色” 村民和谐焕光彩
矛盾源自一线、消融在基层,让矛盾晒在“阳光”下,自会渐渐冰释。如何让矛盾消失在萌芽状态,洞坪村使出几个“杀手锏”: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婿……让榜样说话,充分释放榜样的示范性和辐射力。 “真可惜!掉了一颗星,这个十星级文明户就轻易溜走了。”村民高权龙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中,顺利拿下了九颗星,但因与邻居共事时略显感性、冲动,被摘掉了“道德风尚星”,高权龙十分愧疚。十颗星对应十种文明规范,人人对比、对照,村子里悄然兴起了“追星”风。 文明女性、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光荣榜上,一大批村民“榜上有名”。“好家风带好一个好家庭,一个好家庭成就一个好社会, ‘和’的风尚要代代相传。”洞坪村七组陈代阳一家人,婆媳如母女、妯娌如姐妹、两兄弟成家不分家,传承和弘扬“对称美”。 好家风是传下来的,好的社会风尚是带出来的。“要不是服务队的亲情服务,我和老向的纠纷不知要僵持到什么时候,现在我们的积怨了结了。”2015年 10月11日,朱光强从向良金手中接过800元补偿款,一场长达数年的土地纠纷赔偿案“剧终”。这一切归功于村居管理服务队,每组设一名组长,配置信息 员、环保员、调解员、办事员,分别负责社情民意搜集、居民诉求采集、问题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化解等,构建起专群结合、条块结合、社群结合的“一长四员”网 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格局。 “琐事不出户、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真正让矛盾纠纷在村内消化,为和谐共融腾出更多空间。”信息员高艳说。今年1月8日,县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站在洞坪 村试点挂牌,下设了人大代表之家、社会法庭和亲情家园,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这里变成了群众民情调查、矛盾化解等的“服务区”、“加油站”、“根 据地”。 文明新风“渲染” 乡村美景有内涵
“放下手中锄头、抖掉裤脚泥土,到广场上舞两曲,自由摇摆身子,农村生活也可以这么快活地过。”每天晚上七点,田玉都会和舞伴们在村文化广场上嗨起来。在洞坪村,跳广场舞渐成一种时尚。 打篮球、乒乓球,打腰鼓、跳广场舞……村民们男女老少同台,各自使出“独门秘笈”,一战就是几个回合。如今,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洞坪家园文艺表演 队",每逢节假日或活动庆典,自编自演节目献上乡土“文艺大餐”。乡村艺术文化闹热了山乡,也丰富了乡民的精神生活。 “儿女如何孝敬老人,夫妻如何和睦相处,我都会写进对联,生动不说,还可以教化人呢。”退休老人高映铎自发加入“乡贤理事会”,闲时就给邻里乡亲写对联, 靠写对联传扬文明新风。2015年9月,洞坪村成立了“乡贤理事会”,吸纳了14名乡贤,借助看得见、摸得着的乡贤“贤威”,带动全社会形成邻里互助、孝 老爱亲、勤俭持家的良好氛围。 村里环境卫生很差,要一周一打扫,好的要表扬、不好的要点名批评,在一次乡贤理事会上,一乡贤提议“一针见血”。目前,全村养成了“开门就扫地”的好习俗,还配备了垃圾收集车定时清运,村容村貌来了一个“脱胎换骨”。 跳广场舞、民间文艺表演、“乡贤文化”生根发芽,一股股文明新风在洞坪拂开。“‘干净、自强’精神是美丽洞坪的灵魂所在,用好‘打底’、‘上色’、 ‘渲染’这三支妙笔,为美丽洞坪画上了点睛之笔。”村支书高雨龙又开始在美丽乡村蓝图上勾点、描画起来。 |
值班总编:涂启亮 责任编辑:谭海涛 校对:付瑞勇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