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巴东报道(融媒体记者 黄华 )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巴东县银行机构累计发放贷款20.30亿元,同比增长15.74%,各项贷款余额为77.76亿元。
“融资难、融资贵”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巴东县金融办副主任陈开锐从优化贷款流程、减少融资环节、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给予解读。
“金融系统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主要有三项任务: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加强银企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可得性;创新金融产品,落实政府增信措施,推广线上融资服务新业态,解决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陈开锐说。
陈开锐介绍,今年在银企对接方面县金融办主要组织开展了金融服务特色产业对接活动,组织8家商业银行,到7个乡镇对接茶叶、柑橘、药材等特色产业的融资需求,考察特色产业基地16处,对接新型农村经营主体53家,目前已发放贷款5笔377万元,达成授信意向12家1020万元;组织开展银企对接签约活动,8家银行分别与16家企业进行了签约,合同总金额2.5亿元,截至目前已为11家企业发放贷款6150万元;积极衔接上级银行机构来我县考察。工行、农行、邮储银行、农发行、村镇银行等银行省州领导均来我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产品,需要提供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巴东县金融办积极探索,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
“全县唯一一家融资担保公司恒信担保公司是国有控股企业,在县内企业融资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正在研究资本金补充、风险补偿等机制,对接省再担保集团“4321”分险机制,进一步壮大政府性担保公司实力。”陈开锐说。
陈开锐介绍,目前全县共推出四大金融产品,即政府增信产品、银税互动产品、互联网获客+全流程线上信贷业务和蚂蚁金服普惠金融项目产品。
县人民政府与省农业担保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推出“楚农贷”。针对涉农企业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可提供100万以内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目前,邮储银行、工商银行等6家银行已开通此业务。人社部门开展了创业担保贷款业务,针对自主创业的人员和带动就业的企业发放。该产品有担保增信和贴息机制,可降低银行准入门槛和贷款成本。还有政银集合贷、政银保等政府增信产品,也在积极推进中。
同时,各银行根据纳税额度对企业提供纯信用的贷款。目前农商行、建行等6家商业银行已推出该产品。部分国有大型银行推出“互联网获客+全流程线上信贷业务”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全线上办理、随借随还、纯信用的贷款产品。如农业银行推出“茶商贷”“柑橘贷”等产品,通过一次白名单导入,市场主体可获得三年期的授信;建设银行推出“小微快贷”,基于企业数据流量发放线上信用贷款。
蚂蚁金服集团针对县域涉农居民建立县域专属数据库和授信模型,全县农村居民可通过支付宝手机APP申请贷款,按日计息,随借随还。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县金融办在优化金融服务上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陈开锐介绍,积极发放普惠性贷款,各国有大型银行积极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单列普惠金融信贷计划,主动降低普惠性贷款利率,普惠性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控制在15%以内;严格落实“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要求,对有续贷需求的企业提前一个月主动对接续贷,通过过桥、无还本续贷、期限品种调整等方式给予支持;严格落实“两禁两限”要求,针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不收取手续费、咨询顾问费等任何形式的中间业务费用,部分银行主动承担贷款押品评估、登记、审计等费用;部分银行建立限时办结制度,压缩贷款申报周期,提升服务效率。
“推动经济发质量发展,县金融办将主动作为,积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出积极贡献。”陈开锐说。
(责任编辑:廖薇子)
请输入验证码